“汪汪!”
“伯母这是在干什么?”
堂屋的常萱人懵了,超小声地问着边上看书的廖念念。
廖念念头也不抬就回:“让小白它们帮着送东西呢。”
这话常萱听得懂,但她觉得两只狗不一定能听懂,“它们能听懂?”
帮着送东西?
部队里的军犬都没这么灵的啊!
“听得懂一些简单的话,我妈刚才不是说了牛棚吗?牛棚那边我打小就教它们了,就是怕它们跑过去被人打了吃肉。”
“狗狗主要还是靠闻气味,牛棚里就秦援朝一个人来过咱家,它们闻气味是不会闻错的。”
“靠山屯大队那边,不少狗都帮着打猎呢。”
廖念念看着书,又问常萱:“小萱姐,你真不打算跟我一块儿看看书?等村小建好了,咱们一块去当老师啊。”
“知青也要干老不少活了,你看顾丞那家伙,下乡一年不到就糙了不少,还没挣多少工分。”
哪怕常萱是奔着牛棚里的秦家人来的,她明年也是得以知青的身份待在大队上。
是知青,就得干活。
也不可能天天往牛棚跑。
不如考个村小的老师当当,也有合理的收入来源不是?
常萱摇头:“不了。”
“村小还不知道建在附近哪个大队上呢,我还是想待在青山大队,万一那边有个什么情况,我也能及时过去。”
有父亲的抚恤金跟这些年在部队的工资,她不需要费力挣工分养自己。
一天下地挣几个工分就行。
最重要的是要盯着牛棚那边,千万不能被人钻漏子了。
人家自己这样说,廖念念也不可能继续劝。
毕竟人也不跟她们母女俩一样,需要有个表面的收入来源遮掩一下家里隔三差五吃顿肉的情况。
至于村小会建在哪里?
廖念念不管。
反正这代课老师,她一定得考上!
老妈跟黑市那边掰了,今年家里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小代课老师?
拿下!
第183章 :咳出血了
年初二。
廖红霞一大早就开始准备吃的。
今天向南山要带着她外孙女豆豆来家吃饭,可得准备点新鲜菜,不能让人跟着吃剩菜。
原本今天廖秀英也要回来的,奈何她才生了孩子不久,还得在医院休养一段时间。
排骨土豆汤、土豆丝、红烧肉……
一溜整了六个菜。
吃菜不吃单,两个菜太少,四个菜不好听,一琢磨就弄了六个菜出来。
好在份量没弄很多,吃一两顿也是能吃完的。
“姥!”
“小姨!”
大中午的,自行车才停住,就有个“红炮弹”往廖红霞身上冲。
两手张开给这小家伙抱住,廖红霞才空出手扒拉下豆豆裹着脸的红围巾,“哎呦,这是谁家的小糖葫芦呢?”
“是我家的。”
向南山把自行车推进院,笑着把车筐里和车把上挂着的东西拿下来,“妈,小妹,新年快乐。”
“这是秀英让我买的,说妈前阵子跟着忙活也瘦了不少,让妈多补补。”
一条猪肉,一个猪蹄。
两斤红糖,两瓶水果罐头,还有一盒桃酥饼跟一包大白兔奶糖。
这东西这么拎着,倒是唬人的很。
“拿这么多来干啥?留着给秀英跟孩子们吃多好?你妈也一直跟着忙活,也得补补身体。”
“而且你们上家里吃饭,我还能收口粮不成?”,廖红霞故作生气地瞪了眼向南山。
这是年年收礼的必经流程。
张手就拿,多不好看啊?
豆豆去年看过一模一样的,这会儿也不像去年一样说傻话了,直接冲堂屋里去烤火。
廖念念无奈出声:“妈,我还想听姐夫说说姐跟侄子侄女的事呢,咱们抓紧进屋吧。”
廖红霞摆手,“进进进,别冻着了。”
等廖红霞把猪肉跟猪蹄在灶房里放好,堂屋里的三人也喝上热水了。
“秀英最近咋样?”
“年年情况好转了吗?”
……
嗑着瓜子聊了一阵,在灶房蒸笼里热着的饭菜也热好了。
四个人边吃边聊。
至于常萱?
早在向南山来之前,就牵着狗子上山了。
人一家聚聚,她在边上多不好啊?更何况还是廖伯母的女婿回来,她当然得避避嫌了。
背着背篓捡捡柴。
有狗子陪着倒也不用害怕什么,就是有点想家了。
常萱闷着头捡了一背篓柴,也‘迷了路’走到了牛棚附近。
没在这边碰见其他人上山捡柴,常萱把背篓里的柴倒在秦家人待着的屋子后头,拿石块敲了几下墙,走远点又让狗子叫了两声,这才转身离开。
隔一阵后,秦家房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