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大家伙以为这事就要过去的时候,就看到王大队长又指了指另外两个屋。
“刚才是对慕容用罐子煮伤口的惩罚,现在来说说你们没把我给孕妇准备的东西这事说给秦家人听该怎么处理。”
中间屋子的人愣住了。
这是要连他们一块儿罚?
可他们又没有用那个罐子啊!凭什么罚他们?!
然而王大队长不是来跟他们商量的,而是来通知他们的。
这事他在来的路上就跟胡丹丹商量好了,只是没想到中间还有慕容这事。
“这事到底没造成太大的影响,就罚你们一屋拿五斤的炭给秦家。”
五斤的炭,对大队上的人而言不算什么。
但对牛棚里的人来说,却是比粮食还要贵重的东西。
一天不吃,顶多饿一阵。
可一天不烧火盆,他们就能冻死在屋里!
一背篓果子或者两大捆柴才能换到一巴掌大的炭,天知道他们准备为了过冬的炭费了多少心力吗?
五斤的炭,是他们花两个月时间才跟人换来的!
这一下就给出去十斤!
如果他们不跟着秦家人一块儿上山捡柴,根本没法安稳度过这个冬天!
可他们下雪前拼命捡柴换炭,不就是想着有炭过冬不用大雪天的捡柴吗?
这大雪天的,要上上山捡柴,一个不注意就会发热!
他们在牛棚里没啥东西能补身子,万一,万一……
众人面色纠结,没人乐意开口应下大队长这话。
廖红霞看他们装聋作哑,直接喊:“一共才十斤炭,会不会太少了点?这点炭搁我家都用不了几天。不然就让他们一天一斤,赔到孩子出生为止?”
“咱们屋里的炕都是一天烧个不停的,他们这儿,不一样。”
王大队长才说一句,就被媳妇儿胡丹丹掐了腰子,一转头,看到廖红霞背在身后的手使劲冲他摆。
他顿了顿继续道:“不过廖嫂子说的也有道理,万一就是这么几天的雪水,让孕妇出了问题,那可就不好了。”
“秦家的,你这怀几个月了?我看看让他们一天一斤可不可行。”
顾知意还没开口,顾丞就帮着抢答了:“我姐快六个月了!”
王大队长琢磨着:“六个月,那就是还得四个月?一天一斤,也是个不小的量了。”
看大队长还真琢磨上了这个妇女说的话,牛棚里的其他人急了!
“大队长!给四个月的我们哪里给的起啊!”
“是啊是啊,不然就给这两个月的?”
“你这小子!两个月可是六十斤!难道这些我们就给的起来?!”
“五斤!就五斤!”
“我们这就去拿!”
有聪明点的人,也顾不得大队长还没说话,直接进屋兜了一兜炭块出来。干看着炭也不知道有多少斤,有人觉着少了点,又进屋拿了两块出来。
另一个屋子的人有样学样,很快雪地上就多了两小堆的炭。
王大队长是不知道该说啥了。
看了看廖红霞那边没有表示,秦家人也没有其他想法的模样,他叹气道:“五斤就五斤吧。”
“以后你们这儿要是再来人了,可不能出现这种知情不报的情况了。”
第171章 :搬出去
事情处理完,王大队长又象征性地去了趟秦家人得屋子安抚了两句。
在看到屋内凭空多出来的两床被子跟两身衣服时,王建设难得的嘴角抽抽了。
这廖嫂子,拿的这么厚一床被子?
这准备的,比他这个大队长准备的东西还足!
不然让她来当这个大队长算?
他嘴角抽抽道:“廖嫂子这,准备的还挺多。”
“多吧?我把老廖的军大衣都翻出来了,好在他当初参军后拿回来两件,不然我还舍不得嘞!”
廖红霞装作没听懂,眼睛看向胡丹丹拎着的一包东西,跟王大队长背着的背篓,“你们这拿了啥东西来?”
“想着你们刚来什么都没有,就从家里拿了几个碗,还拿了一些炭。”,王建设冲秦为民说着。
胡丹丹也笑着把小包衣服递给韩束雪,“这里头有两身我的旧衣服,你们婆媳俩穿里面也暖和。”
原本她是想翻一身袄子出来的。
可想着来年两个儿子又要说亲,家里棉衣留着也有用,就没拿袄子了。
于是拿了两身都洗的发白的旧衣服出来,秦家婆媳穿薄袄子里面也有点用。
秦家人一阵感谢后,王大队长就打算撤退了。
廖红霞母女俩跟顾丞也不好在这边多待,就一块儿离开了牛棚。
牛棚里。
秦家人抱着送来的被子跟衣服哭红了眼;慕容老头的屋子里一片寂静;中间屋子里的人还在骂骂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