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一路北上,沿途风景和江南水乡之地大有不同,林舒窈看得目不转睛,心里叹道,这就是母亲从小生活的地方吗。
这么想来,从此进入完全不同世界的紧张感倒也淡了一淡。
舅舅对那位哥哥的考察果然极其严厉,每日一早问过功课后,少年还要换上劲装,寻一片空旷处练剑。
那处地方正巧在林舒窈掀开窗帘能看到的地方,将头微微探出一点,似乎都能听到利剑破空的凌厉飒飒声。
秦峥练了两日,林舒窈就掀开帘子,看了两日。
第5章 表妹多娇(5)
船外的景致渐渐从江南的馥郁葱茏,转变为秋风料峭,树叶枯黄。
唯独不变的是船上练剑的少年,一身白衣,眉眼清俊,剑光烁烁。
握住墨黑剑柄的那只手,手指修长,指甲圆润,和垂落下来的雪色剑穗相映成彰。
林舒窈不知道这位练剑的表哥注意到她没有,应该是注意到的,她这样整日的观看。
船只已经快靠岸了,送走了一日来过好几次的舅舅,林舒窈仍旧来到窗前。
少年的动作已经渐渐慢下来,须臾,剑定,收入鞘中。
秦峥将目光转向那个目不转睛看了两日,一点不懂遮掩的女孩。
她发现了他的目光,却不懂回避,竟然将帘子拉得更大,对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秦峥已经转身准备离开了,却顿了一下,又扭头对女孩点了点头。
他这样直接离开,是极其不礼貌的。
默念几句,看着得到他回应很是惊喜,笑的更加灿烂的女孩,少年抿了抿唇角,深深看了她一眼。
这几日父亲露出的笑容,比他一辈子见到的还要多。
虽然知道这是父亲怜爱亲妹,抚恤遗孤的正常情感,但从小得父亲严厉教导,几个月都不一定能换来一个满意笑容的少年,心中还是升腾起一些微妙情绪。
尤其是,她还这般不知礼。
第一次见面,连鞋都跑掉了。
这两日,又一直目不转睛盯着他练剑,一点男女之间的回避之情都不懂,被他发现她在偷窥,竟然还敢招手!
他从来没见过这般不知礼的女孩儿。
生于诗书簪缨之家,平时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少年,在这般大胆又放肆的外放情感中,怀揣着一肚子不自在的心情,回到自己的厢房。
随从下人前来回话,说老爷说您昨日的文章作的不行,令您重作一篇,晚上就要交给老爷查问。
秦峥的心情又往下跌了一个档次。
林舒窈却不知道这边发生了什么事。
船队在靠近京都的地方停了下来,沿岸已有轿夫在等候了。
林舒窈上了轿子,行走在热闹的京都大街上,将母亲幼时给她讲过的东西一一都对应起来,看得目不暇接。
而秦峥高头大马地骑马守候在旁,颇有些不乐意地,领父亲的命令看护好这位妹妹。
二人谁都没有想到在十年后的某天,这一幕竟会命运般的重新上演,只是二人的心情,早已经变换迥异。
*
进入秦府后的生活,是意想不到的顺利。
舅舅对她疼爱有加,舅母更是给她安排了最好的院落,又重新指派了几个得力的下人服侍,每日间嘘寒问暖,生怕有一丁点委屈了她。
林舒窈初入秦府的一点顾虑便也散去,显露出她爱玩爱笑的天性来。
舅舅这一支虽然子孙不盛,但秦家毕竟是大家族,往来支脉数不胜数,这间院落这条道上,一半姓秦的,都和秦大将军沾亲带故。
秦府里还有老将军几房妾室留下的庶支,两代下来也有不少的姐姐兄弟,和林舒窈一处伴着,互相调笑,倒也可解些烦闷。
只是林舒窈还是最喜欢秦峥这位哥哥。
论起血脉来两人最亲不假,但最令林舒窈难以忘怀的,还是在家乡那次初见,和两日船上的互相陪伴。
第6章 表妹多娇(6)
秦家支脉繁盛,由秦大将军主持,修建有专供族中子弟读书的宗族学堂。
当朝风气开放,天子崇尚学识唯才是举,连女子读书写字,都成了一种广泛的趋势,坊间传闻再过不久,可能连女子都能入朝为官也尚未可知。
但毕竟是千年流传的传统,这里暂且不提,就说在这股思潮影响下,林舒窈,连同秦氏宗族的姐姐妹妹们,也一同进入了秦氏学堂去读书。
刚进入学堂第一天,她就闹了个笑话。
这日一早,她高高兴兴地起床,莺儿给她梳了个一丝不苟的发髻。
昨天和三房舅舅家的妹妹约好了一起去学堂上学,林舒窈很是期待,连平时最喜欢的床都不赖了,一骨碌爬了起来。
莺儿见了,捂嘴笑道,“往常看不出姑娘还有这等心气,只盼望着姑娘有了出息,奴婢也能跟着沾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