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里有莲花(64)

作者:姽婳人间 阅读记录

那墨迹犹带塞外风沙的粗粝,仿佛还能嗅到战场上的硝烟与血腥,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邓玥深知,这份捷报背后,是无数战士的英勇牺牲,是安莲花与羌族部落的紧密合作,更是对西凉郎主的一次沉重打击。她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豪情,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烽火连天的战场,与勇士们并肩作战,共赴国难。

她忽然笑出声,那笑声清脆悦耳,却惊得檐下白隼振翅高飞,似乎连它也感受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紧张与不安。

功高盖主?这四个字,原是刻在历史长河中无数权臣悲剧命运的诅咒,如同梦魇般缠绕着那些功勋卓著之人。

想当年,李珂因忌惮元氏外戚势力庞大,一杯鸩酒赐死了自己的胞弟元间,那一幕幕残忍的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

而那时的她,正静静地站在凤仪宫的铜镜前,望着镜中自己那张绝美却愁容满布的脸庞,在那冰冷的镜面中,她发誓要做这江山的主人。

此刻,她眼神坚定,语气不容置疑:“传旨,给玄甲军犒赏黄金万两。”她将手中的降书狠狠地投入炭盆之中,火焰瞬间吞噬了那薄薄的纸张,青烟腾起的刹那,她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幅画面——儿子身披铠甲,英勇奋战,血珠顺着他的盔甲缓缓滑落,而此刻,那些血珠正化作璀璨的金箔,在火光中翩翩起舞,最终缓缓飘落。

这既是胜利的奖赏,也是她对过往牺牲的缅怀与祭奠。

当李澄与莲花并肩骑乘着雄壮的战马,踏碎邺城城门上厚厚的积雪,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涌入城中时,玄甲军的黑旗正随风猎猎作响,犹如黑夜中的魔影,迅速扫过朱雀大街,气势恢宏,令人震撼。

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这两位英勇的战士。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情,眼中闪烁着敬仰的光芒,高呼着“战神”的名字,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份崇敬之情传递给天地万物。

李澄与莲花身着战甲,英姿飒爽,当时他们肩负着保卫家园的重任,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一次次冲锋陷阵,为百姓们带来了和平与安宁。此刻,他们的荣耀与辉煌,如同这面猎猎作响的黑旗,永远镌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臣李澄,叩见皇后娘娘。”他深深地叩首,额头紧贴着冰凉的青砖地面,仿佛要以此来表达他内心的敬畏与无奈。

邓玥的裙裾轻轻摆动,最终停在了他的眼前。那裙子上金线绣制的凤凰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展翅高飞,而此刻,那凤凰的喙正轻轻啄着他的战甲,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嘲讽与威严。

“骆驼谷的雪,可比你父皇的骨灰还冷?”邓玥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寒风中的冰刃,直刺人心。这句话,不仅是对李澄的质问,更是对他内心深处那份愤怒的拷问。

满殿死寂,连呼吸声都似乎被压抑得无法喘息。女官们跪伏在地,如同受惊的鹌鹑,大气也不敢喘。然而,在这死寂之中,只有李澄能够清晰地听见自己战甲内衬的银锁甲发出细碎声响。那声音,如同一种无言的哀鸣,诉说着他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那银锁甲,是母亲在他弱冠那年亲手所赠,寄托了她对他的无限期望与爱意。然而,此刻,它却像绞刑架的锁链,紧紧束缚着他,让他无法挣脱这份命运的枷锁。

“西凉已降,臣明日便交出兵符。”李澄终于抬起头,直视着眼前这位曾经慈爱如今却陌生的母亲。他的眼神中,既有决绝与无奈,也有不甘与挣扎。然而,当他看见母亲鬓边的凤凰金钗泛着冷光时,心中那份曾经的温暖与依恋瞬间化为乌有。

二十年了,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温柔慈爱的母亲,而是那个在朝堂上游刃有余、心狠手辣的毒妇。

而他,也终究成了她棋盘上的一枚弃子,被无情地抛弃在命运的角落。

第35章 宫变

◎血洗◎

一般前线将士凯旋而归,又是取得了赫赫战功,理当受到朝廷的隆重庆祝。皇帝陛下本应亲自赐宴,以示对将士们的嘉奖与尊重,然而遗憾的是,陛下疯癫已有两年之久,无法履行这一职责,那这庆功宴自然是由摄政的邓皇后代为操办。

太极宫正殿内,气氛庄重而热烈。十二扇精雕细琢的紫檀屏风,宛如一道屏障,巧妙地将内外命妇与平定西凉的功臣分隔开来,既保持了场合的庄重,又不失亲厚之感。邓皇后端坐于宝座之上,她身着华贵的服饰,头戴璀璨的凤冠,气质高贵典雅。

她的指尖轻轻抚过琉璃盏中浮沉的桂花酿,仿佛在品味着胜利的甜美与艰辛。

李澄和莲花作为平定西凉的功臣,也受邀参加此次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