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里有莲花(55)

作者:姽婳人间 阅读记录

永宁十九年正月,西凉的军队步步进逼,不断蚕食大夏的领土,大夏皇朝逐渐陷入困境,岌岌可危。朝廷内外都充满了紧张和不安,国家的未来也变得扑朔迷离。

邓玥目光凝重地扫视着在场的各位大臣,缓缓开口问道:“各位臣工觉得现下我朝应如何迎敌,以解燃眉之急?”

尚书左仆射贺房闻言,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道:“微臣近日听闻太祖山中有一支神秘的部队,名为笔架军,其首领更是号称文宗独子肃王李澄。微臣以为,不如先将他召回邺都,辨明真伪之后,再委以重任,或可任命他为征西大元帅,令其率军攻破西凉,平定外侮,以彰显我朝国威。”

内史令阴功听后,摇了摇头,神色凝重地道:“尚书大人所言虽有其理,但太祖山离邺城路途遥远,有近三千公里之遥。若等他回来认祖归宗,再委以重任,只怕西凉早已踏平大夏山河,我朝岂不危矣?微臣以为,不如先让他率军讨贼,等平定西凉以后,再认他回皇族,也不迟。”

太常寺卿李歆闻言,面露忧色,叹了口气道:“二位大人所言皆有可取之处,但微臣心中却有一桩心事难安......皇族近亲之中,如今只剩他这一支独苗。若此去讨贼遭遇不测,臣等将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又何以向天下百姓交代?臣等身为朝廷重臣,不得不为社稷的未来考虑。”

宗正卿宋远仁神色凝重道:“他既然自称是文宗皇帝之子肃王李澄,又擅自组建军队,这无疑是想要谋反的举动。如此行径,怎可轻易任命他为征西大元帅?更何况,肃王殿下本是残疾之身,如今却又能亲自指挥军队,说明他实在过于狡诈。”

邓玥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厉声吼道:“宋卿既然如此认为,那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

宋远仁深吸一口气,继续道:“皇后娘娘既然已经摄政,理应以国家为重,亲自出征以彰显您的决心和勇气。唯有如此,才能鼓舞士气,振奋人心。”

邓玥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哦?莫非宋卿是想借此机会监国,独揽大权吗?”

宋远仁闻言,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跪倒在地,惶恐地辩解道:“臣绝无此意,臣只是心系国家安危,一时口不择言,还望皇后娘娘明察秋毫,饶臣一命。”

邓玥克制着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心中的怒气,才不容置疑的说道:“传旨下去,命雍州牧赵远为征西大元帅,率领大军平定西凉之乱,待平定以后,务必迎回文宗皇帝唯一的独子肃王李澄。此事关乎国家安危,请他务必谨慎行事,不得有误。”

第30章 建功

◎智谋◎

然雍州牧赵远自接到圣旨以来,他率军迎击西凉敌军,却连连败退,形势愈发严峻。雍州司马元周见状,心急如焚,只得秘密派遣心腹之人,携密信,火速送往太祖山主军营,以求得到肃王李澄的援手。

太祖山主军营之内,夜色已深,烛火在微风中摇曳,映照着营帐内的一切。肃王李澄与王妃莲花对坐于案前,案上摊开了一幅雍州地图,两人神情凝重,似乎都在思索着破敌之策。

西凉敌军接连获胜的消息如同巨石般压在心头,让李澄眉头紧锁,他深知此次战事关乎国家安危,不能有丝毫的大意。而王妃莲花则目光如炬,她虽然身为北陆贡女,但一入大夏,便是大夏子民,自然也是心系大夏,她此刻正紧紧盯着地图,试图从中找到破敌的线索。

整个营帐内弥漫着紧张而肃穆的气氛,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王爷,雍州告急,赵远将军虽勇猛无比,然敌军势力庞大,来势汹汹,雍州军恐怕难以独力支撑。”莲花终于打破了室内的沉默,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透露出她果决的性格。

李澄闻言,微微颔首,神色凝重:“本王深知雁门关之危,急欲率军驰援,然太祖山乃我军之根本,它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不可轻易动摇。”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深刻洞察与对太祖山重要性的清晰认知。

他转而望向莲花,眼中闪过一抹决绝与信任的光芒:“莲花,这几年本王见你智勇双全,才略过人,本王深信你的能力与忠诚。此番本王欲亲率大军前往助雍州军一臂之力,太祖山便交由你留守。你可愿意担此重任?”

李澄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莲花的信任与期待,他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只有莲花才能胜任留守太祖山的重任,确保大本营的安全,为大军驰援前线提供坚实的后盾。

莲花缓缓起身,英姿飒爽地行军礼,声音坚定而清晰:“王爷,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