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里有莲花(21)

作者:姽婳人间 阅读记录

然而,母后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心中悲痛难以言表。

后来,宫人们私下里却议论纷纷,说母后的小腹平坦,看上去最多只有三个月大的身孕,甚至完全像未孕女子一般。这样的传言,也传到了李澄耳朵里,在他看来,大小不同,或许就意味着血脉的不同。

他的怀疑还源于叔父对这件事的过激处理。回想起父亲在位时,后宫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北陆进贡的贤妃被西凉进贡的李妃害得小产,父皇虽然查明真相后严惩了李妃,但只是重责五十大板,褫夺封号,打入冷宫,并未像叔父这般残忍无情。

叔父不仅将害母后的后宫千刀万剐,还亲自安抚母亲的情绪,这份感情岂是小叔子敬重嫂嫂能说得通的?在世人眼中,叔父的种种举动都显得过于亲昵和过火。因此,若说母后与叔父是清白的,恐怕连当年还是孩子的李澄都不相信。

母后身体康复之后,便将他,召入了她那金碧辉煌的宫中。正是这一天,母后巧妙地借用了李沣之手让李澄坐上了轮椅。

坐在轮椅上的李澄,轻轻抚摸着自己麻木的双腿,心中暗自感叹。母亲给他的那药,真是神奇无比,竟能让他在众人面前,连医术高超的御医也查不出来他的腿是假瘸。

破晓的晨光渐渐融合了长街上那暗锁的夜色,树梢上仍挂着淡月的痕迹,仿佛为这初露曙光的清晨增添了一抹神秘。那光亮透过树梢,一帧帧地打在街道上,带着浅蓝的色调,柔和而宁静。空气中还弥漫着露水的潮湿,与这蓝色的光亮两相一触,时光便变得幽幻溟濛,仿佛置身于一幅梦幻般的画卷中。

在这幽幻溟濛的时光中,李澄的心中却难以平静。他无法忘记的是母亲那悲哀微笑的面容,那是一种深沉的哀伤,她眼底的悲伤沉重,常常被她掩饰得很好,只留下一抹不易察觉的浅笑。

李澄其实何尝不清楚,自己安然成年的背后,是母亲无尽的付出和牺牲。然而,他心中的钝痛又时不时向骄傲俯首认罪,让他无法坦然面对这份沉重的情感。

有时候,他绝望地想,或许他死了,母亲就可以不必再绞尽脑汁地在叔父那里“争宠”了。

争宠?他苦笑一声,父皇在世时,母后需要争宠吗?她曾是那般高贵、优雅,何曾需要为了生存而低声下气?然而,如今一切都不同了,她不得不为了元家和儿子的未来,而在这复杂的宫廷中挣扎求存。

长袖善舞,这本身亦是一个女人迫不得已的生存状态。李澄深知,母亲的坚强与勇敢,都是为了他和元家。然而,他又该如何报答这份母爱?

黎天明小心翼翼地推着沉默不语的李澄,在繁华的朱雀大街上缓缓走着。街道两旁,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热闹的商铺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然而,李澄的脸上却毫无表情,仿佛与这喧嚣的世界格格不入。

半响,李澄终于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而有力:“去把京兆尹冯隽给我叫来。”

黎天明闻言一惊,冯隽是爷在京城的主要势力之一,但爷为何如此轻易就让冯隽暴露?他不禁暗自思量,难道爷真的会因为一个北陆贡女的生死而改变原有的计划?他深知,王爷的韬略向来深不可测,他可不希望这一切被一个微不足道的贡女所打乱。

于是,他试探性地问道:“爷,我们有暗桩在京兆尹府,为何不用?反而要这么大张旗鼓地去叫冯隽来?”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担忧,毕竟这个时候还不能显露出王爷的实力来,否则很可能会惹来杀身之祸。

然而,李澄的声音却越发清冷:“王府都被人烧了,难道我们不该去找京兆尹报案?难道要让这凶手逍遥法外?”

黎天明闻言,心头一震。是啊,王府被烧,这可是大事,若是处理不当,很可能会让王爷在京城的势力受到重创。看来,王爷是准备借助京兆尹的力量,来查明真相,严惩凶手。想到这里,他连忙点头应允,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便点头道:“就让管家唐镇去吧。”街后面有暗卫接令,立马退去。

正在这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劲风呼啸而过,黎天明的耳力惊人,他瞬间察觉到了危险,毫不犹豫地一把将李澄的轮椅掀起,同时自己也是一个敏捷的转身,又向前一步把轮椅接住,二人才堪堪躲过了那股凶猛的劲风。

第12章 前夫

◎鞭挞◎

二人均是倒抽一口凉气,心中暗自庆幸。他们深知,刚刚那人能够如此轻易地躲过暗卫的防备,轻功必定了得。还好对方似乎并无加害之心,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待二人稍微稳定下来,他们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落在了街边的木门上。只见木门上赫然插着一个飞镖,飞镖上紧紧别着一个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