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甜时光(21)

作者:荷樰 阅读记录

老妇人显然认识阿江,热络地迎他进去,脸上的笑意藏也藏不住,“阿江,你可好一阵没来我这了。”

阿江应道:“这阵子工作忙,没空过来,你身体还好吧?”

“挺好的,放心。”老妇人这才注意到跟在阿江身后一言不发的沐芸,问道:“这是,女朋友吗?”

“不是,”阿江摇摇手,跟老妇人介绍道:“她叫沐芸,过来观摩学习一下您制作手工米线的流程。”

沐芸茫然地笑笑,原来江桥说帮他办件事,竟然是观摩学习,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嘛!她正愁找不到地方学呢!

“沐芸,这是季氏手工米线的第二十二代传承人,莲姨。”阿江向沐芸介绍道。

沐芸莞尔一笑,格外热情地喊了一声,“你好莲姨,多多指教。”

*

院子很大,左右两边各放置着三个长木架,木架上整齐地排放着早晨刚制作好的米线。

米线质地圆润,一圈圈规整地绕成一个个圆饼状,散发着淡淡的米香。

跟随莲姨穿过小院进了主屋,屋里有两个年轻的女孩,看起来和沐芸年轻相仿。其中一个女孩双手推动石磨将大米磨成粉,另一个女孩用竹刷把磨出来的米粉扫进木盆。

莲姨介绍说:“为了让米线更劲道,口感细腻顺滑,我们制作米线的每一个过程都是手工操作,不用任何机器。”

沐芸颇为吃惊,据她所知,现在的手工米线基本是半手工,比如磨米粉和压米线这两个步骤都是用机器完成的,因为手工操作实在费时费力却效率极低。

“全手工那很辛苦吧?尤其是压米线的环节,需要体力。”沐芸想了想,问出心底的疑惑,“产量太低,能赚到钱吗?”

莲姨微微一笑,眼里散发出自信而坚定的光芒,“我们季氏米线的存在是为了传承传统手工米线制作技艺,不为赚钱。”

“当然,完全不赚钱也不行,那样我们这间老字号米线制作坊就没法持续经营下去。”

莲姨意有所指地看了阿江一眼,话锋一转,“幸而有江氏米线集团资助我们,不仅对我们投入研究经费,供我们不断研制新的米线种类。还与我们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我们每日产出的所有米线都会送往江氏米线总店,如果你去屏南街总店吃米线,大概率能吃到我们制作的米线。”

沐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应道:“没想到江氏米线是这么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沐芸细细观察着木盆里渐渐增多的米粉,弯腰闻了闻,“这米粉味道很香糯,质感看起来粗细不一。”

莲姨投去赞赏的目光,毫不吝啬地夸赞道:“沐芸,你不仅嗅觉灵敏,观察得也很仔细。每季大米选品我都亲自去原产地挑选,我们季氏制作米线的米粉是用三种米混合磨制而成。”

沐芸略微思考,想验证自己的猜测,“所以是选择我国南北中不同区域水土下产出的,不同硬度和口感的大米进行混合,互相取长补短。”

莲姨情不自禁地鼓了鼓掌,“是,你说的对。因为生长周期和气候的差异,南北方大米的外形、口感、粘性、淀粉含量都不同,混合在一起之后做出的米线软硬适中,口感极佳,米香也被最大限度激发出来。”

经过主屋通往后院,沐芸看到有两个系着围裙戴着口罩和手套的中年男性在工作。一人负责调制米糊,另一人在压米线。

听莲姨细细说来,这些步骤看似简单,真正做起来却颇有门道和讲究。

观摩完整个手工米线的制作流程,沐芸收获颇丰,心里琢磨着回去得好好感谢江桥一番。

*

告别莲姨和阿江,沐芸在上溪村村口买了一份凉米线填饱肚子,马不停蹄地按照来时的路线坐公交倒地铁返回米线雅苑。她下午和晚上还要去兼职,没有多余时间可以浪费。

回到米线雅苑的时候是下午两点半整,离去甘记茶铺兼职还有一个小时,沐芸揉了揉有些困倦的双眸,换了睡衣决定睡个午觉补足精神。

谁知,刚躺下不到五分钟,门铃响了起来。

卢馨回家了,江桥估计在上班,这个点会有谁来?

沐芸懒得换衣服,从衣柜里找了件薄外套披在身上,散着头发就去开门。

江笑原本是来找江桥的,看到开门的人是沐芸,恍然意识到这套房子现在并不是江桥一个人住,眼神恍惚地笑起来,“啊,沐芸,你在家呀?”

说话间,江笑视线快速在屋内扫视一圈,基本可以确定江桥并不在家。

沐芸慵懒地打了个哈欠,问:“笑笑,有什么事吗?”

江笑尴尬地轻笑一声,只得随口胡说:“那个......我家垃圾袋用完了,能给我一个吗?”

上一篇: 过期情书 下一篇: 焰火耳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