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到残疾狐族太子之后(271)

作者:琳琅蛮蛮 阅读记录

“国师大人客气,这原就是小的应该做的”,东篱道,然后他便端来漱盂,将一盏青碧的香茶呈到国师面前。

国师大人看着他,眼里有细微的笑意,他道:“没有人天生就该是伺候人的。我令你来伺候我,其实也很不应该。无奈我半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离了人伺候,好些生活的琐事,我都不会做。”

东篱有些惶惶然,他虔诚地低下头,道:“东篱能为国师分忧,实在是荣幸之至。国师大人日理万机,本就不该将精力耗在那些个琐事上的。”

国师大人似乎是想反驳,但最终也没有再说什么了。他接过了东篱手中的香茶,抿了一口,在嘴里略滚了几圈,便吐在了那漾着碧波的漱盂里。

东篱放下漱盂,又取来长衫,预备伺候国师大人更衣。

国师大人摇晃着站起身来,接过了长衫,道:“我自己来吧?”

任是再迟钝的人,也能从国师大人苍白的脸色、疲乏的神情,以及略为踉跄的脚步中,看出来他是一位久病之人。东篱很想劝劝国师大人,倘若觉得疲累,不妨多睡会儿。可是他不敢,一个翻手覆手之间,便能影响妖国未来兴衰命运的人,他能不能休息,应不应该休息,这并不是一个小小侍从能够轻易置喙的问题。

国师大人将长衫松松披在身上,便径直向书桌走去。那里堆着仿若一座小山似的奏章。东篱光是看看,便已经开始头疼。

“你先去研墨,然后再煮一盅茶来”,国师大人吩咐道。而后,在漫长的一整个下午的光阴里,国师大人都没有再和他说上一句话。

日影西斜,将国师大人端坐案前的身影拉得越发瘦而纤长。东篱立在一旁,手中丹砂仍在砚台里一圈一圈的研磨着。

这项工作,不能不说是有一些乏味。东篱忍住了一个又一个呵欠,眼睛里都憋出了泪花。他想,国师大人可真够辛苦的。

一整个下午,国师大人都在做着这移山的事情。他把右手边的一座奏折的小山,一本一本移到了左手边。直到面前铜兽香炉里的一根松香已经燃到了尽头,国师大人才从满桌的公务中抬起头来。他看了看窗外的日头,那金乌已经落到了树梢之上。

国师放下了手中朱笔,问:“几时了?”

东篱答:“酉时了,国师大人可要歇息一会儿?”

“都这时辰了?”国师大人捏了捏眉心,顺手将最后一本批阅过的奏章丢进那成堆的奏折里,然后,便急急地、较为大声地唤着“程副将”。

程副将忙忙跑进来,将奏章一一收走。国师大人也不等他,自领着东篱,脚步匆匆便往后山走去。

这一程路走了好久,太阳已完全沉入了虞渊,四周黑漆漆的,兼之又在密林当中,真是说不出的阴森恐怖。

东篱觉得身上寒意凛凛,那远远传来的,摸不清具体方位的野兽呼号之声,一下一下撞入他的耳中。这是古老的森林向世人发出的警告,它预示着任何一个敢擅自闯入的人,都将为他们的冒犯付出代价。

可是国师大人完全无视这些,他的脚步依旧沉稳,仿佛他身处的不是危机四伏的密林,而是自家刚刚修剪过的花园。

这份定力,东篱自然是十分佩服的,然而,有一些疑惑,似乎又不吐不快。

于是,他在犹豫良久之后,终于鼓足勇气,试探着问走在前边的国师,“大人,咱们这么大晚上的跑来这后山,究竟是要干什么啊?”

“呼吸新鲜空气!”国师大人头都没回,答得十分坦然。

东篱:?

这种理由,自然是鬼都不会信的,虽然先前已经得了程副将的忠告,然而东篱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程副将口中的那句“别问为什么”。

他实在是有太多的“为什么”想要问了。

于是他瘪瘪嘴,又道:“可是我们还带了锄头和竹筐。”

东篱的身上的确是背了一个竹筐,还扛了一柄锄头,这使他看起来稍微有一点儿滑稽。国师大人终于肯回头了,在浓深的黑暗中,他也只能勉强看清东篱的大致轮廓,不过,他能想象到东篱此时的表情,必定是又困惑又无赖的,于是几不可见的,国师大人微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些许的笑意,“你,后悔跟着我了吗?”

东篱立即猛烈摇头,“不,东篱永不后悔追随国师。”

国师大人的眼睛,即便在黑暗中,依然灼灼发亮。东篱看到了他眼中清晰的笑意,也听清了他说的话,他说:“那便不要再问了,只管跟着我走就是。你最好是跟紧一些,这儿到处都是猎人设下的陷阱,别一不小心掉下去了。”

第152章

越往深处, 越是古木参天,密不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