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总是被迫成为全场焦点(167)

作者:隐华 阅读记录

但他心知肚明,这一场以牙还牙的舆论战惨败,自己再难撼动李青慈分毫,也再难阻止对方人气更上一层楼。

其实盛意不得不承认是,李青慈的形象和秋河这一角色设定高度契合,正因如此,才令他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

蒋、李酒店监控事件的网络舆论热度居高不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信息量层层叠加,持续霸占着热搜榜前列。

但时间尚不满二十四小时,舆论风向已经产生了巨大反转,基本定论成了蒋竞川玩替身文学,抱上车的是一个喝醉酒的酷似李青慈的小情人。

至于李青慈本人,纯属无妄之灾,对于他的负面言论大幅减少,大多数转向了对蒋竞川“替身文学”背后心态的热议。

而其中最炸裂的,自然是他那则惊世骇俗的表白&出柜宣言。

当天晚上,关姝影打来电话调侃,“虽然这次算是我们赢了,但怎么感觉这是给了蒋竞川一个正大光明追求你的机会啊?他要是之后缠着你,你可一定得告诉我。”

“告诉你你要怎么帮我?”李青慈反问。

“我……”她语塞几秒,坦率认输,“好吧,我现在确实还拿他没办法。”

她咳了一声正色道,“《暗河》那边开机在即,听说第一阶段取景在西南拍摄基地,海拔四千二,雪山、高原、气候都挺折腾人的。你提前做准备,别等去了再出状况。”

“嗯,我知道了。”

等到舆论热度散去,这一危机彻底解除。李青慈也正式进入《暗河》拍摄前的筹备阶段,开始参与造型试装、定妆照拍摄、角色心理辅导、群戏排练、马术特训。

由于拍摄地位于西南高原地区,环境复杂、气候多变,预计停留近两个月,提前适应性准备也成了重点,比如高反防护、饮食调节、装备适配等。

行程排满,节奏紧凑。李青慈几乎每晚回到宿舍都累得不想说话,可路潜偏偏像个幽灵似的围着他打转,长吁短叹不绝于耳。

李青慈被他绕得头疼,烦不胜烦,终于关心了他一句,“你到底怎么了?”

路潜委屈巴巴,“你要去两个月,这可是两个月!两个月!!我们还没分开这么久过,而且还那么远,我想探班都难。”

“那不然呢?你要跟着去吗?”

“可以吗?”路潜立刻凑近,可怜兮兮,“我不吵你,我安安静静当个随行助理都行。”

“不可以,你去了手头的工作怎么办。”李青慈在收拾行李,把游思理给他准备的红景天口服液塞进背包。

“推了也行啊……”路潜不死心地跟在他后面走来走去。

李青慈转过身止住他的脚步,“路潜,你忘了你之前怎么答应我的了吗?”

第77章 探个班 路潜不说话了。

路潜不说话了。

他不说话, 李青慈就很平静地等,等他开口。

空气里浮动的尘埃在两人之间缓慢沉降,过了好一会儿, 路潜才轻声回道,“我记得。”

“既然记得,就不要再说这些了,这两个月做好你自己的事。”李青慈回过身,继续检查证件夹。

“好,那你拍戏的时候,注意安全,手机不要关机。”

李青慈没有回头,只是“嗯”了一声, 把背包拉链拉上。

几天后, 他登上飞往西南拍摄基地的航班,前往苍垒山系西缘一带。

飞机在薄云缝隙间穿行, 最终稳稳降落在高原机场。舱门一开,干冷空气裹着薄雪味扑面而来, 阳光近得像能灼伤眼球。

李青慈戴上了墨镜, 拉紧羽绒服领口。

下飞机后还有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当地交通极为不便, 剧组安排了越野车接送,一辆车三人,副导、助理和他坐一辆。司机是当地人,皮肤黝黑,话不多, 耳朵上挂着串铜铃,车后座摆着一尊蒙着红布的小佛像。

车驶出城镇后,信号开始断断续续。沿途是广袤干裂的土地, 偶尔掠过零星牧屋和被风扯成缎带的褪色经幡。翻过第一个垭口时,一整片云海从天边漫过来,像是把他们吞进另一个世界。

副导抖开一张地图,炭笔标记的路线蜿蜒穿过林场,“我们主场景设在勒古达村,南坡垭口被暴雪封了,得绕北面老伐木道,天黑前应该能到。”

李青慈点点头,把暖手宝贴在车窗上化开冰霜。窗外的景色逐渐荒凉起来,雪线以下尽是光秃的岩石和虬曲的枯树。他靠着车窗眯了一会,醒来时天色已偏暗,车头前方,勒古达村的石屋轮廓浮现在浓雾中。

剧组驻扎在村外一片旧林场改建的营地里,木屋沿山势分布,统一加装了供暖设备。临时搭建的制片区还在安装电线,灯光一亮一灭地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