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总是被迫成为全场焦点(132)

作者:隐华 阅读记录

路潜某次去找他,正撞见他从十五米高的岩壁坠落,保护绳在空中瞬间绷紧,吓得他差点失声。之后他死活要去找盛意沟通推掉这个节目,但都被李青慈拒绝了。

自从上次滑雪后,他对极限运动有了更多直观的体验,也开始理解其中的魅力。而且合同已经签了,要赔付违约金先不说,出尔反尔不仅会影响个人口碑,对ALINE的整体形象也不好。

正式录制当日,除了由三名专业运动员和三名艺人组成的六位常驻嘉宾,在节目组安排的室内岩馆集结之外,还会照例加入两位飞行嘉宾。

他们一早看过通告单,知道本期飞行嘉宾是谁,但当李青慈出现时,仍然有人忍不住惊呼出声,现场气氛一下子热了起来。

这段时间他的人气很高,不仅是粉丝大众之间,圈内人也对他耳熟能详。尤其是几位艺人嘉宾,表面上热情欢迎,实际心情复杂。他们有的人出道多年,累积的话题度却依旧比不上一个刚走红的爱豆,心里难免产生落差。

另一个飞行嘉宾是一名小演员,站在李青慈身旁时明显有些紧张,不过他掩饰得很好,笑着和大家打招呼。

节目流程显示上半期的内容是室内练习,相对轻松,主要目的是让嘉宾互相熟悉,提前培养默契,同时也为节目拍摄积累素材。

重点是三日后,他们将前往西南腹地的喀斯特地貌区,在天然岩壁进行直播挑战。

这是李青慈在《偶像梦工厂》结束后参加的第一个综艺。或许是因为节目本身关注度不高,嘉宾之间没有太多竞争氛围,更多是互帮互助的模式。

作为新人他很快进入状态,主动给全组人员点了饮品,冰美式与热姜茶根据每个人习惯准备得妥帖周全,态度谦逊又有分寸,没多久就被节目组众人喜爱,直接成了团宠。

三天的训练期录制结束,他们坐上大巴,在盘山公路颠簸五小时后,终于抵达了一个叫白岩村的村落。

随行制片举着扩音器解释,“这条岩壁的初级路线经过了安全测试,保护点都做了双重加固。”是节目组实地考察选定的比较适合新手的攀岩线路。

李青慈站在天井仰头望去,岩壁顶端飘扬着节目组提前架设的红色路标带。

白岩村地势偏僻,群山环绕,村内建筑多是老旧的石木结构,生活条件较为简陋。尽管如此,节目组依旧选择了这里,毕竟各种生存环境的适应挑战也是《极境突围》的一大亮点。

嘉宾们被分配安排住在村民的家里,六位常驻熟练地分配着行李。退役运动员王骁扛起装备包笑道,“比起上次在无人区扎营,这儿简直是五星级待遇,至少不用听着狼嚎入眠。”

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无比赞同。

山村的夜像浸在墨里的宣纸,李青慈推开斑驳的木门时,却发现屋内空无一人。墙角的摄像机仍开着,他没有多想,也不便随意去别的房间,索性和衣躺下进入浅眠。

半夜,一种被注视的感觉让他惊醒。睁眼的瞬间,他看到床边站着一个小女孩,黑黑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看,心悸感攀上脊背。

稍微定了定神,他撑坐起身,“你是这家的主人吗?”

小女孩点了点头,头上的羊角辫也跟着晃动。

李青慈没有追问为什么一个小孩子会是主人,“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觉?”

“在等哥哥回来。”小女孩的声音软软的。

“你哥哥去哪了?”

“他在镇上上学。”她掰着手指,“哥哥说,每次他走的时候,我就在日历画圈圈,画满五个太阳他就回来了。”

李青慈下了床,发现她是赤足踩着冰凉的青砖地,“那你的爸爸妈妈呢?”

小女孩突然抱紧了怀里的碎花布娃娃,警惕地看着他,“村长伯伯说,不可以跟陌生人说话。”她显然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跟他说了不少话。

李青慈没有继续逼问,弯腰平视她,“那我陪你等哥哥回来,好不好?”

小女孩松了口气,想了想,“好啊,你陪我数星星。”

她看起来只有六七岁,瘦瘦小小的,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旧毛衣,袖口已经有些磨损。李青慈将她轻轻抱了起来,走到院子里。

这里的夜空比城市更加澄澈,繁星密布,仿佛触手可及。小女孩举起细瘦的胳膊,指向天空,示意他看。

“哥哥说,想妈妈了,就可以数星星,等数清了,妈妈就会从天上回来了。”

这句话潜藏的含义让李青慈微微一怔,可他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也无法告诉她,在这个世界上,去往天上的人是回不来的。最终只是仰头,凝望着她指示的那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