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辆平板车上或坐或躺,挤挤挨挨满满当当,每辆平板车都有两人拉着平板车,平板车后还有人推着往前走。
二十几辆在中间位置的平板车,都是运的伤员,其他位置的平板车倒是看到有锅碗瓢盆的,也有运粮食的。
在这些平板车前面后面走着的一些人,好些胳膊都吊起来的,显然也是伤员。
还有些走路不方便,让人搀扶着走的,显然是平板车位置不够给伤员了。
种种迹象表明——显然他们刚经过战斗不久!
而小蜜蜂慢速传回的来的画面经过蔡文姬和刘禅的分析后也很快给出了统计结果。
一共3053人,其中骑兵120人,明显的伤员362人,其余无伤或轻伤2571人。
无伤或轻伤的也就是能正常战斗的,这个数字也不少,众人心情并不轻松。
虽然刘禅、蔡文姬是两大杀器,小蜜蜂也可探得敌情,但对方是训练有素的军队。
这和之前青族的那些想抢吃的人不同。
而他们三族联盟,除了刚成立不久的三百新兵蛋子,除开老弱妇孺以外,青壮年汉子都加上,在人数上也比对方少太多。
而苏喜宝小眉头皱得紧紧的,她让其中一只小蜜蜂从头到尾飞一遍,但她并没有看到对方的军旗。
对方的将军可能在马车里,也有可能骑在马上,但目前她并不确定谁是将军,再加上对方在行军,基本无交谈,她想探听点什么也没那么容易。
无奈之下,她只得让其中一只小蜜蜂停在一个疑似载人的马车车顶,另一只小蜜蜂跟着前面一位身着银色铠甲的骑兵绕着飞。
其余小蜜蜂则只要有人说话,就飞慢一点,让她能听完对方讲的啥。
当然也没闲着,三公里外有个天堑,窄长的小路两边是高山悬崖,除非对方绕路多走几十公里,否则这就是通向此处的必经之路。
苏喜宝让云羽和苏大山骑马赶去两边的山上,再将空间里一些人分别带出去收集一些石块备用。
不仅如此,空间里各种容器装了不少水出来备着。
现在虽然还不算冬季,但种完小春了,温度也比较低了,水泼湿了衣服,那也是相当难受的,只是这对步兵效果要好一些,骑兵密度太稀,又基本都穿了铁甲,泼水的效果会打折扣。
按中原皇朝部队目前行军的速度,一个半小时后便会到达那道天堑。
而大祭司脑中思索了许久,除了这道天堑外,另外还有两三处的地形可以利用起来,只是没有那道天堑那么易守难攻。
刚练了没多久的三百新兵蛋子领命赶去守在天堑后面。
刘禅和蔡文姬站最前面。
苏二龙和云羽率二连三连共二百名战士死守在后,东云族箭术了得的二十来人带足了箭藏于崖上树上协助。
再往后便是大祭司提出来的那三处易守难攻的地形由金首领率一连战士提前赶紧去布置。
第119章 新任务
算算时间,看看天色,苏喜宝果断进空间让食堂帮着军营炊事班,做些方便易携的食物,以便开战后随时给将士们补充能量。
因三族联盟这边利用进出空间带人的便利,迅速让三百人以逸待劳地就位了。
还迅速召集了其他青壮年随时准备补充人手,或是抢救我方伤员,以及防备万一这三道防线都失守了该如何应对。
自然都需要语音交流,苏喜宝只觉得耳朵里嗡嗡嗡的。
而此时刘禅和蔡文姬以及小米联网甄别敌军的消息后确定了两个人的身份。
在前头骑马的是马奎将军,在后头马车里没在小蜜蜂跟前露过面的是大将军。
大将军?
大将军手底下加上伤员才三千兵?
怎么可能!
苏喜宝心里一沉。
大将军少则带兵数万,多则带兵数十万!
恐怕还有大部队在后方!
若真是那样,这新家园要如何才能守得住?
三族联盟会损失多少人手?
苏喜宝派出一只小蜜蜂朝东北方向更远的方向探查,是否还有大部队在后方。
真有大部队在后方,就算再舍不得这新家园,该撤还是得撤!
死守也守不住的话,何必做无谓的牺牲?
保留火种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能以较小的代价守住新家园是最好的。
几人离埋伏在路旁的战士们稍远。
苏喜宝思索片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而她的想法和大祭司和一二三连连长的想法如出一辙。
三千人的部队,利用地形优势和蔡文姬刘禅以及小米和小蜜蜂们,守住新家园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可若是敌军后面还有三万人的部队呢?若是敌军后面还有十万甚至二十万的军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