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了今晚多做两组帕梅拉!”
于是......
两集结束,《舌尖上的中国》喜提7.67%的收视率,正式成为周六黄金档的第一名。
一周的时间,团团网新增用户200万!
数据增长丝毫没有要减速的节奏。
【《舌尖上的中国》暴收7.67%】
【《舌尖》挤掉《跑男》坐稳第一!】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纪录片?这是综艺节目吧?还相当能打!”
“还好我们台撤档了,不然也得做炮灰!跑男都干不过啊!”
“再说一遍,这居然特么是纪录片!太吓人了!”
“那你也得看是谁做的纪录片!”
“我前两天参加央视的会谈,听到老领导评价这个节目,你们猜人家说啥?”
“这才播几集?老领导就知道了?”
“那可太知道了,人家说了,像这样兼具故事性、文化性并且还接地气的精品节目不多了,很可能,要成为新的风向标!”
“!!!!”
圈内都是见过世面的,节目好不好,看两集就有数了。
只是没预料到,观众的反应会来得如此凶猛。
“我有罪!我昨晚叫了个肉夹馍!我该死!半夜吃东西!”
“那玩意,热量不一般啊!不得长两斤肉吗?”
“呜呜呜,我发誓,晚上再也不看舌尖了!太下饭了!”
“你忍得住吗?“
”.......“
“《舌尖上的中国》--最佳下饭综艺!”
“我这几天的菜单都是舌尖给的!”
“《舌尖上的中国》--健身房最佳合作伙伴!”
“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悲啊!”
“关键这节目还特别缺德,大晚上的播!”
“你可以别看首播啊,看第二天的重播!“
”我要是忍得住我就不用在这吐槽了!等不了一点!“
”我也是,从来没想过我会对一个纪录片这么魂牵梦萦、欲罢不能的!“
”你别说,你还真不说,通常的纪录片感觉都是曲高和寡的,高端大气但是缺乏娱乐性,没想过有一天美食,还是我们周边街头巷尾就能接触到的美食都能拍成纪录片,而且兼具了故事感和食欲,真的停不下来啊!“
”我懂你,我一周前刚刚注册的团团,现在,老子天天团团!“
”《舌尖上的中国》--团团网最佳合作伙伴!“
团团网内部都快乐疯了。
这段时间,团团吃了一大波天降流量,外卖员都快忙疯了。
原来一晚上十几个单就已经很多了,现在多得能做到50个。
还是实在累的不行了主动下班的。
饿了没知道消息后更崩溃了。
”你说多少?“
”......上周他们新增用户200万!”
噩耗啊噩耗,两边的用户群体大概也就是是几千万级,现在你一周增加两百万,不妙啊。
“受舌尖的影响,我们这边也有新增用户,但没那么多那么直接。”
这是当然的了,人家那是纯硬广。
《舌尖》下面挂的二维码就是团团的啊。
但这巨量的流量都外溢到同行身上了~
当初,要是当初......
能怪谁呢?就是纯运气啊!
大家都没看到招商信息,但节目组主动联系的第一家公司就是团团。
这是天要亡我啊!
数据已经开始爆炸,属于舌尖的神话却远远没有到达巅峰。
第三周,《舌尖》收视率9.12%。
纪录片频道都不敢说话了。
这收视率是他们可以拥有的吗?
这数字放在春晚都能算高的了。
第四周,《舌尖》收视率正式破十.
10.78%可谓是震慑寰宇。
为纪录片频道在大夏收视率排行榜前十稳稳拿下一席。
《舌尖上的中国》正式成为全民现象级节目。
第577章 日食三餐
舌尖一出天下惊!
受到关注的不仅仅是其中各种街头巷尾、耳熟能详的地方美食,还有美丽的文字构筑的风土人情和脉脉温情。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写得真好啊!这纪录片里的文字就像仔细打磨过的珍珠一样!”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
“还有这个,还有这个,给我看得心肝都颤了!”
【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人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这两句快把我给看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