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导,您觉得悟空导演怎么样?”
“谁?”
“悟空啊,《功夫》的导演悟空。”
“哦,不认识。”
“冯导,这次春节档,《天堂》要对上洛基的新作《功夫》的事儿,您怎么看啊?”
他没好气的说:“我怎么看,我不看,过年我要回家吃年夜饭!”
冯望这个人因为在电影圈地位高、成绩好,说话又冲,所以每次记者采访都是有目的的提问,就是来挑事的。
为的就是套他的话,做标题党。
而冯望本人觉得自己资历老,所以也无所顾忌。
如果你今天来问的对象换成郭振奇,那他还是会注意一下人情事故的,但悟空?没必要。
再加上自己有电影要上,炒点话题也不是不行啊。
听到这几句,记者心里有数了。
嘿嘿嘿,爆文预定!
“那您觉得这次春节档您有信心吗?”
“那是当然,自己的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信心还是要有的。”
“那您怎么看待同档期的《功夫》呢?”
“不是我的作品,这我不好发表评论。”
其实这一句话已经能说明不少事儿了。
一般情况下,场面上总要添上几句,比如说,悟空导演是新人中的一匹黑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他比较看好啊等等。
但不发表评论这事,语气中就带着轻蔑和看不起的意思。
媒体感觉到了,冯望对悟空并没有多少好感。
但这背后的原因,就不好说了。
“那您对悟空导演勇闯好莱坞这个举动有什么想法吗?”
“呃呃呃,我只能说希望他们加油吧。”
第317章 带着地球3D杀来了!
轻飘飘的一句话,没有多少真诚的祝福。
也没有说对于大夏电影更上一个台阶的欣喜。
这态度难道还不明显吗?
一个前辈对普通后辈的欣赏、祝福和提点都没有。
媒体也看出来了,冯望对悟空不仅没好感,似乎还有不少敌意和打压的意思。
深究后面的原因,怕不仅仅是悟空本身的问题。
冯望和郭振奇,两位大导演,是王不见王,各据山头。
而现在,郭振奇摆明是看中了洛基和悟空,一个深入检出半退休的人给人代领奖不说,江湖还传言他的大弟子迟易之和复联是白纸黑字签了长约的。
那郭振奇自然和悟空是一个阵营的。
很明显,冯望绝对不是他们的朋友,更不要提他本人和大众的关系那可是千丝万缕了。
人际关系get!
采访完毕,记者欣喜的开始写通稿了,真的是什么捕风捉影的话都敢写。
【冯望:悟空是谁?】
【冯望评悟空冲击好莱坞:加油好么!】
【冯望不愿评价《功夫》!】
【冯望导演:没把《功夫》当对手!】
【记者:过年看电影吗?冯望导演:我不看,我要吃年夜饭!】
【冯望导演:年轻人应该更踏实一些!】
【冯望导演:大夏电影应该稳扎稳打!】
看这阴阳怪气的标题,观众和圈内可就乐了。
“哈哈哈哈哈,打起来了!”
“我就喜欢冯导这小嘴皮子,真不怕挑事的!”
“看看看看,不愧是第二代导演顶流啊,真敢说啊!”
“他有啥不敢说的,他连郭振奇面前都甩过来脸子来着。”
“唉,你还别说,如果说是其他类型的电影,那冯望可能会有所保留。但喜剧!那可是他老人家的舒适圈了啊。”
“怕不是舒适区!那是统治圈!”
大夏喜剧这一块,真的是冯望这人打下的基础。
早期大夏并没有什么喜剧电影,都是历史、抗战、社会一类的严肃题材。
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夏人对文娱产品有了多样性的要求。
冯望就瞄准了喜剧市场,然后一步步走出了自己风格,奠定了大夏人对喜剧的偏好和要求。
冯望的喜剧走的就是黑色幽默,需要转个弯、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看得懂,有深度,回味悠长。
不是那种让你捧腹大笑的,而是时不时想起让人会心一笑,还能陷入沉思的那种。
大夏喜剧是他打下的基础,早期观众的喜好和审美都是他来摸索和定义的。
甚至于每年六公主经常轮播他的作品不下十几次,国际电影节上他也是拿过不少奖的人。
想动别人的江山,有那么容易吗?
而悟空才出道多久啊?第3部作品,之前拍的更多是悬疑和动作片,突然杀进一个新赛道,还说什么功夫喜剧?
你懂喜剧吗?
听着不靠谱有没有!
再看看洛基。
哎,你别说,洛基还真有喜剧作品,《万万没想到》、《武林外传》,成绩还是相当好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