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文艺妇女(63)+番外

作者:木头山 阅读记录

文学内涵方面再延伸一些,不要上来就是平铺直叙的大白话,什么都写出来,没有批判性,也没有教育性。

李稻花承认,自己在文字雕琢方面有欠缺,但是没有批判性就冤枉她了,她对国外的批判还不够多啊,国内她也批判啊。

总之,这样一部不够优秀的作品,最后在阿美莉卡的反响这么热烈,他们是没想到的。

之前的文字版权,他们可以说是礼貌性的,是出版都有的。

拍电影可不是所有的书都有的,别说是他们国家的书,就连国外本地的书,也很多都不会拍成电影的。

出版书要不了多少钱,拍电影花费的钱就多了,从立项钱就哗哗哗的往外出。

看来他们宣传的还是保守了,这何止是畅销海外啊,这是火爆全球,现象级作品!

李清泉激动的不知道怎么好,《华尔街奇遇记》是波折最大的一部小说,因为董郁他们的围堵,一度被一些地方列为禁书。

拍电影肯定是要拍的,时不我待,只是他们社里之前也没有这种先例,只能是先去找李稻花。

“她老家哪的?”

“只知道是豫省的,具体是哪里的就不知道了。”

去找的话就太慢了,李清泉决定,直接登报寻人!让李稻花看到之后,火速回来。

报纸刊登出来的时候,李稻花正在大巴车上呢,大巴车上人员混乱,带什么的都有,活鸡都有,李稻花严重怀疑,要不是猪上来要多买一个座位,他们绝对会赶着猪上来。

她坐在靠窗边的位置,欧阳远坐在过道那边,帮她挡住其他人。

幸好李稻花不晕车,要不然这一趟能要人命。

跟李稻花回家,到了镇上就有人接应不同,他们这次到镇上,还要靠自己打听欧阳远妈妈他们所在的村子在什么地方。

欧阳远打听地方选择的是派出所,这里的公安最了解当地情况。

“眷子村?这可就远了,得翻过一座山头才能到。”

公安人员拿着地图给他们指,他们现在在什么地方,眷子村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走。

另一个公安人员拿着他们的介绍信在检查,确定不是什么非法逃窜人员。

“哎,你看,这跟报纸上的那个稻花老师的信息是不是一样?老公是北邮的职工,叫欧阳远,欧阳远这名字应该不常见吧?”

何止不常见,他们在这里工作这么久,也就知道有一家下放的姓欧阳。

“您是……稻花老师?写三部曲的那个稻花老师?”

啊?这都能认出来?她的介绍信上也没写这个啊。

派出所的一个年轻公安兴奋的从桌子上把自己刚刚还在看的报纸拿给李稻花。

报纸上,头版头条,刊登的消息就是,稻花老师的《华尔街奇遇记》将被阿美莉卡拍摄成电影,目前正在进行版权对接。

由于稻花老师回老家豫省过年,他们并不知道稻花老师家乡的具体地址,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寻找稻花老师。

李稻花是豫省走出的国际作家,这当然让豫省各地报纸纷纷配合。

不仅是头版头条刊登寻找李稻花的消息,其他的板面还会介绍李稻花发布过的所有作品,以及作品产生的影响。

可是在豫省结结实实刷了把存在感。

“稻花老师,您快回北平吧,这可耽误不得。”年轻公安都替她着急,生怕错过这次机会。

欧阳远没想到突然会发生这样的意外,心里也有些忐忑,要说不想让李稻花跟他回家见他妈妈那是骗人的,但是李稻花这事确实很重要。

“没事,我们先回家,好饭不怕晚。”要是因为她晚回复几天就取消拍摄计划,那么就算她真的现在回去,大概率也是被对方吃的死死的。

到时候就是对方说什么就是什么。

“那我们送你去,要是让领导知道,您来我们这,真出点什么意外,我们就惨了。”

准确的说,在千禧年之前,很多地方都存在不少不安定分子。

83严打,是扫黑除恶行动的开端,但绝不会是结尾。

如果李稻花在这种万众瞩目的时候,在他们这里出意外,那何止是他们派出所,整个地方都会成全国关注的焦点。

他们派出所算是比较大的派出所,总共有三个人,所里还有两辆自行车,平时就是两个人轮流到外面出警,另一个人留守派出所。

这个年代,很多镇甚至没有派出所,只有一个公安特派员负责维护当地治安,但是各个地方都有民兵可以配合公安。

他们镇有派出所,还是因为镇子太大,人员分布太散乱,而且附近有煤矿,才成立了派出所。

两辆自行车,两个公安骑一辆,欧阳远和李稻花骑一辆,他们带的东西就被挂在自行车前面。

上一篇: 大秦司巫 下一篇: 今日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