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文艺妇女(176)+番外

作者:木头山 阅读记录

小山村是在滇省,没敢去太山里的地方,那也够他们拍摄的。

拍摄第一天,就听到不知道哪传来的唱山歌的声音,声音在山林中,更显幽深。

“我们加一条这个画面!”张鑫炎兴奋地对李稻花说。

伴随着山歌,摄像机环视整个山谷,凸显出这个小山村的与世隔绝。

陪他们过来的是当地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我们这里,别的没有,这样的景色那是数不胜数,你们尽管拍,好让全国人民都看看我们这里的景色。”

说完,就对着李稻花说:“稻花老师啊,我们都特别喜欢你嘞,哎呀,你那本风雨飘摇中简直写的太好啦!

啥时候拍成电视剧的话,一定要来我们这里拍,我们肯定鼎力支持,到时候天天守在家里看!”

滇省苦啊,边境不算,山地还多,等到二十一世纪,全国交通发达之后,靠着旅游业,滇省才算是发展起来。

中午吃饭,他们吃的都是当地的美食。

“这个菌子,香的很!尝尝尝尝,我们这边就爱吃这个,不管是新鲜的,还是晒干的,都好吃。”

张鑫炎他们也对这顿饭赞不绝口。

他们在港岛吃过的东西多了,各种花里胡哨的,有钱都喜欢吃一些与众不同的,对于食材的要求也十分高。

滇省这边的食材,就是他们追求的,这种大山深处,远离人烟污染,吸收天地精华长出来的食材,是最顶级的。

“这一桌子饭菜,放在港岛的高档餐厅,那不得上千一桌。”

作陪的工作人员愣住,上千一桌的饭菜,他们想都不敢想。

以目前的工资水平,上千一桌,一个工人几年工资搭进去了。

“真这么多钱啊?”

张鑫炎边吃边说:“那肯定的,那些有钱人,就喜欢吃这种野生的,不过人家喜欢吃新鲜的。”

听到新鲜的,工作人员叹口气,他们这边目前主要售卖的是干货,山民们每年到山上,采集各种各样的山货,晒干,再一层一层收购,最后统一运输到全国各地。

晒干之后的山货重量轻,价格又不高,山民们每年忙活很久,也挣不到多少钱。

“等下,我知道。”

运输这种事情,他们远方物流就可以做啊。

远方物流直接从滇省这边收购当天采摘的新鲜山货,然后全程冷链运输送到港岛。

只是有没有利润可图,还得让公司的人算清楚。

滇省山里不好打电话,李稻花就花一天时间出山去打电话,让欧阳远去考察一下市场情况。

很多山货在滇省根本就卖不上价格,山上都有,自己去挖就行,花钱买,那不就成了傻瓜。

在李稻花他们还没拍摄完的时候,远方物流就开始在滇省收购新鲜山货,当天收,当天发货,全程冷藏车。

越大的物流公司,做起这个,才能越便宜,把路上的运费压缩到极致,剩下的就是挣的。

《青山于松》拍摄到后期,他们经

常能见到上山采山货的村民。

很多不小心入镜的村民,他们在征得同意之后,直接采用镜头,这些山民穿的还都是自己制作的民族服饰,出现在武侠剧里也不会很突兀。

山上有采山货的村民才更合理啊,一个山上空空荡荡的,那得是多深山老林啊,就算是女主隐居的小村子,村民们也都是人。

拍摄的村子是原有的村落,村民们直接转行做群演,都穿上自己压箱底的民族服饰。

小松青一行人抵达这里的时候,显得格格不入,这才有与世隔绝的味道。

就在拍摄中,李稻花一年的禁止时间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

又有不少头铁的学校想邀请李稻花搞交流会,滇省的大学最积极。

好不容易李稻花来了滇省,当然要给自家孩子找找机会。

就是在这个人员选择方面,要谨慎,像董郁这样的人,千万别找。

“那还怎么交流,都找喜欢她的,吹捧她的,不就成了李稻花的一言堂。”

“你这人?你是不是不喜欢稻花老师?不找董郁这样的人,到你嘴里就成了只找吹捧稻花老师的了?董郁还成正义使者了?

他就是个纯败类,你看其他批评稻花老师的人,稻花老师说什么了吗?批评,也要有理有据,不能胡搅蛮缠吧。”

他们这里本来也比较偏僻,很多消息都有滞后性,这就导致,就没多少批评李稻花的。

再加上李稻花之前写的小说为滇省发声,要有人蹭热度故意贬低李稻花,滇省人民第一个不同意。

交流会开始之前还有个小节目,滇省特有的唱跳。

他们觉得,李稻花既然写了,肯定是熟悉他们唱跳的,那当然要邀请进来喽。

上一篇: 大秦司巫 下一篇: 今日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