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炎不太在乎这部剧在内陆的反响,他作为港岛导演,更关注的还是自己的基本盘港岛。
等吃过饭,李稻花往小四合院打电话:“你们最近还跑车吗?”
“跑啊,现在我们也算是个小车队,又加了十几个人,几辆车。”
加的车是欧阳远朝李稻花打报告,申请贷款买的。
这钱是李稻花的投资入股,车队对外说是欧阳远的,其实最大的股东是李稻花,等到以后他们正式开公司,都是要分清楚的。
“你们最近去南边拉点衣服回来,就根据《天台之上》上面的服装来拉,要不了多久《天台之上》就要播出了,最早的一批才能挣更多钱。”
很多行业拼的就是个效率,打的就是个时间差。
第一波人吃肉,第二波人喝汤,剩下的人汤都不一定喝的上。
既然知道《天台之上》要在内陆播出,当然要赚上一笔。
剧情大家可能看不懂,不喜欢,不妨碍服装爆火。
港岛现在最流行的穿搭就是《天台之上》,即使《天台之上》在内陆不火,过段时间,港岛那边的穿搭风格传到内陆,一样会受人追捧。
港岛,今天演到安娜负责的港寨新开发楼盘揭幕,其中的楼王更是引人关注。
剧里,据说楼王是请的名家进行设计,成功人士,巅峰住宅……
不少人坐在拥挤的家里,手里端着饭,一边吃,一边看电视。
楼王出现的时候,从俯拍,到近景拍摄。
“哇,这跟公园有什么区别啊!”一个年轻人用筷子指着电视,电视里楼王家郁郁葱葱的树木,一眼望不到边。
“当然有区别啦,你有看到我们这里有这么大的公园吗?吃你的饭啦!”
年轻人噘噘嘴,他家附近确实没见过这么大的公园,岂不是说,公园还不如人家家。
“哎,这个房子讲究啊!”楼王内部装修出现的时候,老伯才缓缓开口。
“这才叫楼王啊,一看就是有钱人家专门请人定制的,不是街上买的大路货。”
第49章 虽远必炒港岛的制片厂确实不少,……
港岛的制片厂确实不少,也拍摄出很多出色的影视作品。
但是这些都不妨碍港岛的制片厂普遍比较抠门,能省则省,再加上地方小,一个场景,八百个剧一起用。
一套豪宅,所有剧里的有钱人都是这套房子。
《天台之上》这次的楼王,一眼看过去,就是从没有过的大气,里面的装修也从来没出现过,不将就。
“原来这就是楼王啊。”这套房子用来当楼王,观众们都认可,觉得总算是没有糊弄他们。
普通人看热闹,有钱人看到的就不一样,港岛这个时候,很多以前从内陆跑过去的人还没忘本。
看到剧里的新中式装修,就觉得,这装修同样大气上档次,适合他们的豪宅。
只是这家具在港岛也没见到过,看起来是内陆那边的,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不知道在哪里能买到这样的家具,有关系的人干脆就直接打电话问张鑫炎,他们剧里的家具都是找哪个师傅做的,他们也想请师傅给他们定做一套。
房子的大小,个人的爱好不同,家具当然是定做的更符合他们的身份啦。
张鑫炎又问到李稻花这,李稻花知道,这哪是什么大师傅做的啊。
她
家的家具,那是她随便找的师傅定做的,师傅手艺只能说是够用,能根据她画的草图和描述,把她要的家具做出来。
要想有什么雕梁画栋的,那就做不到了,得师傅的师父才能做出来。
只是那样需要更长时间,更高价格,李稻花没那么长时间等。
这些人要是没有自己的设计图纸,师傅只能给他们做大路货,目前国内最流行的家具风格。
但这是个挣钱的路子,李稻花把自己的电话本翻出来。
李稻花的电话本上记录了很多电话号码,基本上都是工厂的电话号。
这是之前改革三部曲发表的时候,来拜访,给她留下的电话号,这些工厂都希望能通过改革,让厂子活起来,自己本身又很难找到适合的路子。
这也没什么可挑的,李稻花就翻开,随便一个打过去。
“喂您好,这里是冰城家具厂。”
“你好,我是李稻花,请问你是冰城家具厂的厂长吗?”
“对!我是!稻花老师您有什么事吗?”接电话的人声音激动。
“是这样的……”李稻花把港岛联系到她要买家具的事情说了,就想问他们能不能做,愿不愿意做。
“这个家具需要单独设计,跟现在市面上的风格不太一样,你们厂里的师傅可能要重新学习,最好还是能培养几个设计师,毕竟是要卖给港岛有钱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