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
邬盼南还没反应过来是什么事情,蒋应屿已经一手一个拽着他俩往外跑了。
一群被偷袭了老家的蜜蜂终于缓过神来,在这大雪纷飞的天气里派出一队先锋前来讨伐。
三人气喘吁吁地跑出五里地,才把这群蜜蜂甩掉。
摄像师大哥早已体力不支,弯腰扶着膝盖直喘粗气。
邬盼南体能虽好,但在逃命路上背着个大背篓还顺手接管了大哥的摄像机,也实在没有形象可言。
唯一还算正常的只有蒋应屿,他看上去好像对这件事情毫不意外,且颇有经验。
邬盼南被自己的想法笑到,转头看了看周围的环境。
他们居然跑到知春山上的别墅群附近了。
之前赵月兰有跟她介绍过,说是翻译家蒋叔文的老宅,部分作为景点开放。
她每天路过的时候,会看到游客在附近参观。有时晚上还能看见亮灯,应该是蒋家后人在居住。
等等,蒋家?
她看了眼蒋应屿,果然,就跟要印证她的猜想似的,蒋应屿走到门前,淡定地录入了指纹。
门应声而开。
“二位请进。”蒋应屿侧身。
三人进入别墅大厅,蒋应屿将两人安顿在客厅,自己去厨房倒水去了。
邬盼南刚从山里回来,裤腿上沾满了雪水融化溅起来的泥点子。她看了看价格不菲的沙发,犹豫要不要坐下去。
万一待会弄脏被讹了怎么办?
摄像大哥没来得及问蒋应屿家中是否允许拍摄,关了镜头,也干巴巴地站在一旁。
邬盼南闲不住,开始打量起这栋别墅的内饰。
一般这种有钱人家,尤其是书香门第,客厅总是挂些字画或是养些兰草,可蒋家不同,足足五六米高的墙面摆满了密密麻麻的书。
邬盼南正想要凑近了看书名,厨房传来蒋应屿的声音,仿佛猜到她的意图似的:“你们无聊的话可以找本书看看。对了,边上那些照片只是我随手记录的,没什么可看的,让二位见笑了。”
什么照片?
邬盼南何等聪明,立刻反应过来蒋应屿是在说反话。
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引着自己去看照片,但好奇心害死猫,她倒要看看这照片里有什么门道。
她视线在客厅里逡巡片刻,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一面照片墙。
她第一眼就看到了不久前在红薯摊前的那张合影,她看向镜头,而他看向她。
难怪邬楠那天反应那么大,还怪好磕的……如果主角不是她自己的话。
视线上移,她发现这是蒋应屿的个人成长影集。
一两岁的时候就是个打着小领结的精致洋娃娃,看着镜头笑。
到了上小学的年纪,系着红领巾坐在地上,眼睛里包着一汪眼泪,嘴巴瘪瘪的像是随时能哭出声来。他的身后是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只留下一个桀骜不驯的背影。
把他弄哭的罪魁祸首是谁,简直一目了然。不过,他那副可怜兮兮的模样确实让人很想欺负。
上初中,他为了英语演讲比赛日夜苦练,甚至搬来了他那位泰斗级的翻译家爷爷来当教练,结果在决赛那天输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孩。
到了高中,依旧是千年老二,站在主席台上不甘心地偷瞄第一名的奖状。
其间还夹杂着几张意义不明的照片,比如他的手部特写,比如他写的书法作品。
手和字倒是跟他那张脸一样赏心悦目。邬盼南没忍住多看了两眼,越看越觉得眼熟。
这些照片她明明都是第一次见,但总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
余光扫回演讲比赛和主席台那几张照片,她福至心灵地想到,是场景!场景眼熟!
第46章
邬盼南回想了下自己的学生时代,英语演讲比赛,她参加过,拿了第一;高中的主席台更是她的常驻地,站在第一的位置上不带挪
的。
没想到这位蒋应屿同志居然很有可能是她的校友!
她再往下看,发现照片墙底下还放着不少关于WJ公司的周边产品,其中包括非公开的内测机型。
这是什么情况?
她在脑海里搜索了下自己手底下的员工,可没有哪个能和蒋应屿对上号的。
她正凝神思考时,蒋应屿端着两杯蜂蜜水过来了。“喝点蜂蜜水润润嗓。”
邬盼南听到“蜂蜜”两个字,眼睛亮了一下。一转头,正好看见蒋应屿捋起的小臂上有一大片红肿的包。
“你这是?”邬盼南迟疑道,她不太会关心人。
蒋应屿不在意地说:“没什么,就是不小心被蜜蜂蛰到了。”
“噗。”邬盼南没忍住笑出声来,“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可你刚刚还……不让我们掏蜜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