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要当好人是吧,那我们来掰扯掰扯清楚。你口口声声说那十万块来路不明,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没有那十万块,你现在估计在睡大街呢。你现在又挣不了一分钱,要不是有我……”
何苏泽被何苏宜的口不择言震惊了,说:“姐你疯了!这只是个综艺节目而已。”
何苏宜回怼:“我看你才是疯了,被邬盼南下了什么降头吧。我奉劝你一句,离她远一点,那不是我们这个阶层的人应该接触的。”
言语之中全是优越感。
何苏泽默不作声了。
她最后半是诱哄半是威胁地说了一句:“如果你嫌这里的生活太舒适,非要自己出去闯闯,你大可以走,我不会拦你。”
何苏泽失了魂一般,喃喃道:“爸爸妈妈如果知道了,也不会站在你这头的……”
何苏宜不屑道:“那你可以试试看。”
第39章
事实证明,邬盼南卖卤味和饭是完全明智的选择。
香味十足,量大实惠,无论是游客还是想打打牙祭的当地岛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菜品。
卖到下午两三点的时候,菜品一度完全售空,邬盼南不得不提前回一趟梨荫巷,紧赶慢赶地制作新一批菜品。
邬楠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被迫快速学会了剁肉、舀菜、打包等一系列动作,好在他有几天的卖红薯经验,进步堪称神速。
就是结账方面差了点,因为他算术学得不太好。
邬盼南一走,他顾得了打菜就顾不了算账,好几次险些给顾客算错了账,最后只能让人家顾客自
己算。
他在心里暗下决心,回去一定要苦练数学!就练那个珠心算!
他姐小时候好像是什么珠心算幼儿组冠军,赚了几百块的奖金,他今天偷偷观察过了,她算术绝对比摁计算器还快。
嗯,一定是珠心算的功劳。
现在的邬楠早已不是之前连找份工作都难的邬楠了,他只恨自己不能变身八爪鱼干八份工作。
他就像小游戏里的黄金矿工,虽然有一大片黄金等着他挖,但只有一个抓手,根本挖不过来。
人手实在不够。钱赚不完,根本赚不完。
姐弟俩抱着同样的念头忙活到了晚上九点,人流量终于少了一些。
邬楠终于找准空档喝了口水,这时,一对三四十岁的夫妇找到了摊前。
是昨晚来毛遂自荐卖红薯的赵阿公的儿子赵文松和儿媳妇温桂香,拿着欠条来找邬盼南结账。
邬盼南等他们说明来意,非常爽快地支付了欠款。
今天的营业额实在不少,短短一天已经把前期投资的钱挣了回来。
夫妻俩都是干庄稼活的老实人,连声感谢邬盼南昨晚慷慨收购了赵阿公送过来的红薯。
两人没有久留,便离开了摊子。
等走得稍远些了,温桂香偷摸杵了杵自家丈夫的胳膊。
她回头看向邬盼南的小摊,有些眼热:“孩儿她爸,我瞧着邬老板这摊子好赚得很,从我们过来到现在,就一直都没闲过。”
“买卤味咱没那技术,可是红薯家里多得是。”
赵文松一下子就明白自家媳妇的意思,但他想也没想拒绝了:“咱们那几亩田都忙得够呛,最近还要上山打板栗。”
“哎呀你这倔驴!我们上山打板栗下地种庄稼,一年到头累死累活的,还不都是为了家里老爹老娘能过得自在轻松,妞妞将来能有出息嘛。都是挣钱,咋地,就不能挣得轻松点吗?你还嫌钱多啊?”
赵文松被这么一说,也有些心动,但人老实惯了,第一反应还是不妥当:“不成!这是人家的生意,哪有抢别人生意的道理?”
“可是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你老娘的医药费一天都断不得……昨晚老爹大半夜的还自个扛着红薯去人家家门口求收购,他年轻时多倔一个人啊,肯这么拉下脸去求别人,你能不知道原因?”
赵文松嗫嚅道:“我看他们那红薯桶有些贵……”
“贵咱就先不买!试试水而已,家里的土灶不是更方便?”
温桂香平日里小事都依着丈夫,但到关键时刻是个能果断拿主意的。她越想越觉得可行,拍板道:“就这么定了!咱们卖个十几二十斤的,也不碍着人家姐弟,再说了,他们估计根本看不上这点生意。”
两人凑在一起琢磨摆摊的细节,渐渐走远了。
*
邬盼南和邬楠不久后也收摊回去了。
夜宵还有一波可观的客流量,但两人一天下来实在累够呛,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决定不挣那点钱了。
【不挣那点钱,好小众的文字。】
【有人统计吗?姐弟俩今天大概挣了多少钱?】
【粗略估计,营业额五千不止,刨除利润的话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