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就算了。”谷堂衿摇了摇头。
魏举人不是个好的,最好不要跟其扯上关系。
邬多蔻也没多问,接连又说了几处地方。
他们都到了辣酱作坊了,谷堂衿和季榕夏也没听到特别喜欢的庄子。
邬多蔻说道:“不知你们这几日有没有空,不如我带你们去瞧瞧,我这么光说,你们定然是不知道选哪个才好。”
谷堂衿思索片刻却说道:“不必了,邬三娘子你知道清赤县哪里有平整的地较多的山头吗?我们可以在山上盖一个庄子。”
季榕夏眼睛一亮,还能这样啊。
对啊,没有合心意的庄子,他们完全可以自己盖啊!
银钱不够的话,他们还能一边开食肆挣钱一边慢慢建庄子。
虽说花费的时间长,但起码是他们自己弄出来的,不仅安心还会更合适。
再说了,他们现在攒下来的种子也没多少,那两块田地还没收获,不需要立刻就有庄子用。
“啊?”邬多蔻下马车的动作都乱了几分,她站定后说,“倒也是个法子。就是山上开荒要辛苦些,想要选个合适的地方也不容易。”
“没关系,慢一点无妨。”季榕夏说道,“多请些帮工,银钱上不够我和堂衿能慢慢挣。再说作坊那边过几个月也能挣银钱。”
他们还能自己画图呢,该怎么建都是他们自个说了算。
哇!这种事季榕夏以前想都不敢想,等到明年夏天最热的时候,他们还能去山上的庄子里小住乘凉。
季榕夏短短几息时间内都想好了,他要在自己庄子上也弄个灶屋!
想到自己能够按自己的心意建一个庄子,将来种上想吃的瓜果,季榕夏就忍不住高兴。
邬多蔻想了想说:“如果你们不嫌弃,我找个管事跟你们去选地方,如何?”
谷堂衿迟疑了一瞬,最后还是点头答应了,让邬家的管事陪着能省一些心力。
他们说着话就走进了辣酱作坊。
这作坊在表面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宅子。
要说哪里独特,也不过是院子围墙加高加厚了不少,轻易没法爬上墙而已。
直到进了里面,才会发现别有洞天。
一进去第一反应就是这院子很大。
一个院子都能抵得上谷家两个半院子大小了,要知道谷家的院子已经不小了。
院子地面铺了青砖,平整光洁,便是下雨也不会泥泞。
这院子东边有一排排竹架子、许多清洗干净的簸箕笸箩和一口水井,一看就是个洗辣椒和晒辣椒的好地方。
西边有个长条形的棚子,棚子用藤席子围着,里头有用稻草和木条扎成的墙,将棚子分割成了三间只能容得下两人站立的‘屋子’。
棚子跟前就有个灶台可以烧热水。
墙脚有两个挺宽敞的茅房。
冲洗棚子的右边是个牲口棚子,可以停马车和牛车。
院子中还有两个大石磨。
“我们原本是想着在屋里弄个石磨,在外头弄一个,若是下雨了,磨粉什么的能到屋里去,只是弄着弄着又觉得这里头外头各一个石磨不够用的,就在外头弄了两个大石磨,屋里也弄了两个。”邬多蔻说道。
季榕夏暗自点头,感觉这边修得挺妥帖的。
进了屋子,季榕夏发觉这屋子的墙都拆得差不多了,除了承重的大柱子外,基本都拆了个七七八八。
这么一弄,所有房间几乎全部打通,就显得空间非常大。
他们来时还有瓦工在给屋顶换新瓦片。
“一、二、三……十一、十二,这里有十二个灶头啊。”季榕夏一看那敞亮的灶台就很是喜欢,这灶台真挺大的。
季榕夏看得啧啧称奇:“就是做一点酱料,这也太费心了。”
邬多蔻:“嗨,反正都是要请工匠,还不如将活都干了。”
她又带着他们去看了囤了一屋子的陶罐和竹筒。
邬多蔻解释道:“用这个陶罐泥封起来,东西能存得更久些。运送也方便,摞起来绑在一起,不怕颠簸。”
季榕夏和谷堂衿看了一圈,没有发觉有什么疏漏处。
除了屋顶没有换好瓦片,屋子还要多开几扇窗户让屋子更透亮外,这作坊已经很完备了。
季榕夏:“这才几天啊,你们就干了这么多活呢。这边好像离着我们食肆不远,走着也能来回。”
“特地选的离你们食肆近的地方呢,夏哥儿你们忘了,我们邬府离着食肆也近,这处宅子就更好了,正好两边过来都近,要不然我们也不能选此处啊。光是这宅子就花费了三百二十两。这还不算上修整的银钱,详细的账目到时候我再给你们瞧。”
“若是我们出的二百两不够作坊的一半银钱,到时候我们按照契书再补一些。”谷堂衿闻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