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真心谢他,他却是为了任务,季榕夏有点不舒坦。
“有活你先找娘,还有越哥儿那个活本来就是互惠互利,这样不是挺好吗?”谷堂衿笑了,“这世上有多少人做事是只为旁人,丝毫不考虑自己的?你若是没有真心,那我就更没有真心。”
季榕夏瞪了他一眼赶紧说:“哪有啊!你可别这样说自己了,我不爱听。”
“那你也不要再这般说自己,我也不爱听。”谷堂衿从善如流道。
季榕夏噗嗤一笑,话锋一转:“好,不说了,那咱们这个活堂衿你有什么法子吗?”
谷堂衿还真有个法子,他提议道:“那不如这样,咱们在柜台前放个盒子。从咱们食肆不让外带食物起,在咱们这里吃过二十次以上的客人,可以写一种记忆中吃过如今却吃不到的美味,放到盒子里,咱们抽几样来做,免费不要钱,但不保证能做好。”
季榕夏眼睛一亮:“这个法子好!”
“咱们这里天南地北的客人多,说不准能看到我没见识过的美味。”
“只是,从咱们食肆菜价提高开始,哪些人来了多少次,咱们有记录吗?”
谷堂衿说:“我账本中有记,每人点了什么菜。只要是来过十次以上的,我都记了名字下来,方便以后咱们给老客一些好处。”
他说着找出了一本账目来给季榕夏看。
季榕夏这才发现有几笔账目上用小字标了人名。
邬宝全、朱朋义、广锐意等人赫然在列。
“啊?你什么时候记的啊?这么多人呢,你怎么记住的啊?”季榕夏翻着账本目露惊疑。
谷堂衿说道:“谁经常来,总是能记住的。咱们不让将菜带出去,还能坚持来吃的客人,应当得些优待,咱们虽说要招揽新食客,但也不能忘了老客。就算这次用不上,以后总能用得上。”
季榕夏了然地合上账本:“这就叫未雨绸缪?”
谷堂衿颔首:“对。”
季榕夏风风火火地说:“那还等什么,咱们赶紧找个盒子啊。今天就给用上!”
第101章 炸蘑菇(一)加更……
谷堂衿和季榕夏找出了个普通的旧木盒子, 擦洗晾晒干净。
本来谷堂衿今日要下地,再过几天就能插秧了,这些天谷堂衿时不时就要下地。
但居星腾拿来了文稿, 谷堂衿只能先仔细看一看这些文稿了。
季榕夏靠在谷堂衿身边, 惊讶地发现上面写的字,他竟然大半都认识:“我好像能看懂哎。不光是字能看懂,上面的话我好像也能看懂,这一篇是游记吧, 先写了咱们免费的元宵里加了牛乳!我天, 饶山长他真尝出来了!”
“好怪啊, 我真能看懂。”季榕夏将下巴靠在谷堂衿的肩膀上嘀咕道。
谷堂衿就这么任由他靠着, 说道:“饶山长的文风便是质朴易懂, 夏哥儿你学认字也有些时日了,当然能看懂。”
“哦,所以堂衿你的文风不太质朴?你写的有时候我就看不太懂。”季榕夏举一反三道。
谷堂衿只是笑了笑没多说。
在赵举人的教导下, 他的文风略有些华丽繁复。
陛下喜爱实干的官吏, 不爱看锦绣文章, 再者还有饶山长这位清流名士为例, 上行下效之下。大燕朝如今盛行的便是简单质朴的文字。
后来他察觉到不对, 刻意慢慢更改过,因而变成了如今言之有物又略有些花团锦簇的模样。
夏哥儿想要看懂他写的东西, 的确还有点难, 谷堂衿不以为荣,反以为耻。
“写的真好唉,我怎么不知道我做的元宵这么好吃。”季榕夏专注地看着谷堂衿手中的文稿,并没发现谷堂衿的异样。
饶康贤写他们一行,到了一家外头排起长队的小食肆, 从色香味、周围排队之人的反应等等方面写起,将一碗季榕夏自以为平平无奇的元宵,写得跟天上有地上无似的。
这还只是个开头,后面还写了他们进入食肆之后吃到的饭菜,因为不知道生煎是什么,三个人只点了一个生煎,闹了笑话,从这件糗事引出他们食肆种种规矩……最后文稿中写了食肆的名字——厨仙食肆。
点出实至名归。
行文生动活泼,季榕夏明明知道上面写的这些事,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季榕夏:“好像不仅这一篇,后面还有一篇写的是‘甜粥赋’?咱们有给他做甜粥吗?”
谷堂衿快速翻了翻这篇赋说道:“是化了的酥山。”
季榕夏:“……”
原来是这个甜粥啊。
看了饶山长写的文稿,再看居星腾写的。
虽说也不错,但总觉得差点什么。
看饶山长写的文稿会不由自主带上笑意,忍不住想到饶山长携徒弟徒孙品尝美食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