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就做了,你还不承认,哀家怎么养出你这么个混账玩意儿!你自己不敢做,就怂恿着睿儿去做,你还不如睿儿呢!他比你有本事,只是品行不正,为了一己之私不顾天下万民,他若是登基,还不知百姓要苦成什么样。”
皇帝知道自己瞒不过去了,只能认了。
“母后,朕也是为了辰国江山,纪国公拥兵自重,朕不得不防啊!从小您就教导朕,帝王与臣子,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朕若是不提前处置,等他得胜归来,朕就更加奈何不了他了。”
“朕只能防患于未然,先下手为强,国公府确实可怜,朕也给了纪云欢许多补偿,朕也算是对得起纪国公了。”
太后感觉到了一阵深深的无力,或许从一开始她就错了,宇文宏担不起这天下的担子,她不该把他推到这个位置。
“对,哀家教你帝王之术,教你治理臣民,但哀家没教你滥杀无辜!”
“你可以收了国公府的兵权,把纪国公召回京,明升暗贬,给个闲职荣养着。国公府三个少将军,家眷妻儿都在京城,他们年轻,没有纪国公的威望,正是好用的时候,可保北境安定。”
“哀家一直以为你会是个守成之君,但上天眷顾你,先有纪国公,后有翊王,为你镇守边境,为你开疆拓土,这是辰国之幸,也是帝王之幸,可你一点都容不下他们!”
“你根本就没有帝王之心,帝王之心宽似海,容得下不同的声音,容得下惊才艳艳的文臣,容得下战功赫赫的武将,可你自卑啊!你怕自己压不住他们,所以你只能用这样阴损的手段。”
“哀家错了,哀家自以为识人无数,能看透人心,可终究失了公允,看错了你,也看错了睿儿。错把鱼目当珍珠,却把珍珠当砂砾。”
“幸而砂砾经过千锤百炼,倒也打磨出了一番风骨,辰国江山也算是后继有人了。一切都还来得及,你明日就下旨,封翊王为太子,纪云欢为太子妃。”
皇帝惊的跳了起来,大声道:“不行!朕正当壮年,不必过早立太子,况且下头还有十皇子,日后朕还会有更多的皇子,母后何必着急。”
“翊王成了太子,以后就更加猖狂了,朕如何压得住他?翊王跟您也不亲近,万一他起了歹心,咱们母子两人都很危险。”
正是因为跟宇文翊不亲近,所以太后知道自己不会看错宇文翊。
“你立了太子,他便会做好太子之责,绝不会有出格之举,日月轮回,星辰变幻,没有人能万岁万岁万万岁,辰国该培养下一任的皇帝了。”
“为君者,不能只盯着眼前,更要看到身后事,培养合格的继承人。哀家要搬到晴川园静养,以后京城里的事情,哀家不再过问,全都交给你与太子定夺。”
第683章 下堂王妃逆袭女将军130
太后搬去了晴川园,在皇帝立下太子之前,她不会见皇帝。
皇帝第一次忤逆了太后,坚决不立太子,就这样僵持着。
太后虽然退出朝廷多年,但威势犹在,一时间立太子的呼声特别高。
皇帝在庆典上摔了一跤,朝臣也担心皇帝的身体,再加上皇帝连早朝都免了,朝臣更加担忧,甚至怀疑皇帝已经不行了!
若是皇帝真的有个万一,没有太子,辰国必将陷入内乱,空耗国力。
皇帝看到堆积成山的周章,三分之一都是议论储君的,他气得将手边的奏章全部扫落在地,他不能继续躲在宫里了,他要让朝臣们知道,他才是皇帝,违者斩!
次日的朝会,皇帝亲临。
皇帝身穿龙袍,头戴冕冠,眼底一片淤青,双目泛着红血色,这些日子他没有一刻安睡,做梦都梦到有人谋反。
看着底下窃窃私语的大臣,他就觉得这些人要逼他立储,今日他势必要杀几个人,看他们还敢不敢胡乱谏言!
“皇上驾到~”
底下的大臣乌泱泱跪了一地,皇帝坐上龙椅,阴冷的目光在朝臣之间逡巡着,把那些上奏立储君的人都记在心里。
许久之后,皇帝才冷冷道:“众爱卿平身,你们天天催朕上朝,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存的什么心思,朕今日就在这里,众爱卿畅所欲言吧!”
朝臣喜出望外,皇帝已经很多天都没上朝了,从前上朝也是很敷衍,不怎么耐烦听他们絮叨,今日倒是转性了。
其实有资格谈论立储之事的都是身居高位之人,皇帝没看的奏章实在是太多了,太监只能按照官位来选,官职高的先搬到龙案上,所以才有三分之一都是议论立储之事的。
大部分官员都只求皇帝赶紧上朝,好对国事有个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