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翊从未听过这样的见解,真是别具一格,母妃一直教他善良,隐忍,不要出头,他也就变得耿直,木讷,不善言谈。
而上书房的先生只会教他一些大道理,他曾努力的践行过,以为天道在上,公理永存,却输得一败涂地。
“纪姑娘高见,翊受教了,只是我自幼粗笨,一时半会可能学不会。”
纪云欢轻笑一声,“你以为睿王多聪明啊,什么七步成诗,都是早就准备好的,什么神童之名,也是他故意宣扬出去的。”
“上书房的先生为什么夸他?还不是因为他受皇帝喜爱,你比他强多了,你是真的会带兵打仗,他只会打嘴仗!”
宇文翊的心情前所未有的愉悦,比当年晋封亲王时还高兴。
纪云欢闭目调整气息,宇文翊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他,周围硝烟弥漫,吼声震天,宇文翊却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甚至是幸福。
他喜欢跟纪云欢在一起,喜欢听纪云欢说话,哪怕就是这样静静坐着,他也觉得很自在。
安宁总是短暂的,很快就有一名小兵过来,急吼吼道:“翊将军不好了,有敌人翻上城墙了。”
纪云欢睁开眼睛,缓缓的吐出一口浊气。
他拉了一把急匆匆就要走的宇文翊,问道:“胡安山呢?他才是嘉峪关的主将。”
小兵急切道:“胡将军说要去看看城中粮草储备,让我们有事找翊将军。”
一城守将,关键时刻跑去看粮草,不管城门口的战斗正酣,还真是有意思。
若是能守住,那就是胡安山指挥得当,若是出了什么差错,宇文翊就是现成的替罪羊。
纪云欢不知道胡安山到底有几分本事,既然能跟着纪国公升到高位,想必曾经也是打过胜仗的,但以胡安山如今这副推诿不作为,沉迷权斗的姿态,那些兵法策略,怕是早就抛到脑后去了。
“你等等!咱们可以去,但不能光干活不拿好处,天底下还真有你这么傻的人。”
宇文翊有些急,“可敌人已经冲进来了。”
“慌什么,那么多兵将守在城墙上,上来几个乌金人也是送人头。”
纪云欢转向小兵,“劳烦你传个信,既然要翊将军守城,没有人手肯定是不行的,山海关来的将士总共才这些点人,也不够用啊,嘉峪关的将士又不听翊将军调遣,实在是难办啊。”
小兵急匆匆就去报信了。
宇文翊道:“大敌当前,他们会听的。”
纪云欢用一种看傻子似的的眼神看着宇文翊,“我的将军啊,他们听不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拿到凭证,要胡安山明确的把守城之事交给你,而不是这样含糊着过去。”
“这样立了功才是你的,胡安山总不能堵住所有人的嘴吧。”
不多时,小兵就一路小跑过来,把指挥的令旗和一枚兵符交给了宇文翊。
纪云欢终于满意了,拉着宇文翊上了城墙。
武杰声大如洪,内力加持之下,粗犷的声音传遍城门口。
“胡将军有令!命翊将军接管城门口,此为兵符,诸位将士听从号令,不得有误!”
令旗猎猎生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
宇文翊却在看纪云欢,那张脸那么明媚,那么动人,哪怕沾着血迹和污浊,也是这世间最美好最珍贵的画面。
宇文翊的心剧烈的跳动了几下。
他想,睿王肯定是个傻子,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她呢?她那么好。
纪云欢用手肘推了推宇文翊,兴奋道:“你看我干什么?你快点说些什么啊,鼓舞士气。”
宇文翊不会说那些无用的场面话,但这里是他的战场,是他熟悉的地方,他可以说些有用的话。
“城墙上的人太多了,都挤在这里干什么?互相碍手碍脚的,反而给了敌人可乘之机,分一半的人下去,再设一条防线,火油准备好了吗?一起泼下去,不要乱。”
“乌金人的攻势才刚开始,保存体力,这是一场持久战,安排好换防,剩下的好好休息,不急于一时立功,多的是你们立功的机会!”
第590章 下堂王妃逆袭女将军37
攻城持续了半个多月。
乌金人源源不断的涌过来,城墙底下堆起了一层厚厚的尸骨,乌金人也没有收敛尸骨的习惯,就这样踩着同胞的尸骨,继续往上爬。
嘉峪关守得密不透风,有条不紊,但其他城池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北方诸多小国已经臣服于乌金国,大战开始之后,他们也陆续增援乌金国,他们的目标不在嘉峪关,而在辰国的其他城池。
北境十几座城池都受到了大大小小的袭击,损失惨重。
原本嘉峪关应该支援其他城池的,但胡安山怕嘉峪关守不住,自己被追责,他根本没有统筹整个北境的能力,对其他城池的求援一直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