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书紧紧的皱着眉头,他已经看过孔良手里的奏章了,还见到了通州逃出来的灾民,若不是三殿下相助,这些奏章根本就送不到京城来,更加送不到皇帝手上。
情况比想象中的更加严重,一路逃到京城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灾民,通州当地更加惨烈,陛下免了三成赋税,当地官员可没少征税。
多出来的那三成,也不知进了谁的口袋。
赵尚书站出来,举着官笏道:“赈灾乃是大事,臣一定尽心竭力为陛下分忧。”
此话一出,各派都蠢蠢欲动,赵尚书难得大方一次,这可是一块肥肉。
若是办好了,赈灾也是大功一件,为了谁去赈灾,朝堂上吵成一团。
皇帝一时也决定不了,正准备退朝,明日再议。
忽然心头传来了一阵刺痛,像是烈火灼心似的,疼得他一阵头晕眼花,还没来得及惨叫出声,就晕厥了过去。
皇帝当朝惊厥,朝堂上乱成了一锅粥,大臣们也不肯离开,全都留在宫里等皇帝的消息。
一直到深夜,皇帝才醒过来,但还是不能起身。
太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了,只说皇帝积劳成疾,需要静养。
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遍整个京城,次日没有早朝,皇帝却收到了几十封请立太子的奏折。
最多的自然是请立三皇子为太子的奏折,三皇帝乃是嫡出,是正统的储君。
其次就是请立二皇子的,理由是二皇子为长子,而且颇似陛下,与陛下同心同德。
除此之外,居然还有支持五皇子,六皇子和八皇子的,零零星星的看着特别碍眼!
皇帝摔了手里的奏折,气得破口大骂,“朕还没死呢!他们就逼着朕立储君!满朝都是奸邪,都是逆臣!”
大怒之下,皇帝的心脏跳得更快了,呼吸急促,脸色憋得通红,心脏又开始刺痛,皇帝倒在床上,仿佛随时要晕过去。
太监总管吓得不轻,立刻上前去伺候,皇帝一脚踹在了太监心口,大怒道:
“你也盼着朕早点死是不是?谁让你拿这些东西进来的?滚出去!”
太监总管伺候皇帝多年,知道皇帝是个什么脾气,挨了这一脚也不敢喊疼,跪在地上不敢再靠近皇帝。
傻子才凑过去给皇帝当出气筒。
宫女太监跪了一地,一片寂静之中,童贵人挥着帕子,笑眯眯的走进来,语气娇嗔,自有一股天真之态。
“陛下~太医都说了您要静养,怎么还发这么大的火气?”
她轻轻踢了一脚太监总管,骂道:“你个不中用的东西,就会惹陛下生气,陛下不喜欢,拿出去烧掉就完事了,何必惹陛下不快。”
太监总管震惊了,他觉得童贵人当真有祸国妖妃的潜质。
“贵……贵人说笑了,这可是大臣们递进来的奏折,不能烧。”
童贵人冷哼一声,坐到了陛下床边,柔弱无骨的小手放在了陛下心口,轻柔的抚摸着。
“什么狗屁奏折,难道比陛下还重要?依臣妾看,烧了才清净。”
皇帝龙心大悦,伸手揽住了童贵人,笑道:“你呀你,真是顽皮,就依你的,全都搬出去烧了!”
第367章 侯府主母vs年下皇子110
立储的奏折化为灰烬,童贵人拍手叫好,“烧得好,再烧得旺一些,满朝大臣没一个中用的,就知道写这些狗屁不通的东西惹陛下生气,都烧干净才好。”
“陛下的病就是被他们气出来的,没了这些烦人的东西,陛下说不定就好了。”
皇帝通体舒畅,心情大好,他点了点童贵人的鼻尖,笑道:“也就是朕宠着你,以后不准胡闹了,再烧下去,朕就成昏君了!”
童贵人撒娇道:“臣妾才不是胡闹,臣妾都是为了陛下能安心养病,陛下是明君,都怪大臣们不中用,让陛下忧心。”
皇帝叹了一口气,这朝堂没了纪首辅,确实乱糟糟的,裴次辅终究是差点火候,时常进宫烦扰他,一点破事都能拖延好久。
他这病,就是为国事操劳太多的缘故。
童贵人知道皇帝在想什么,不过纪首辅可不会这么快回朝堂,时机还未到。
她招招手让自己的宫女过来,接过了宫女手中的莲子百合羹,亲手喂给皇帝喝。
皇帝没什么胃口,童贵人另辟蹊径,自己含了一口,嘴对嘴喂给皇帝,直到皇帝将一碗全部喝完,她才放下瓷碗,挥挥手让宫女出去。
童贵人靠在皇帝身上,娇滴滴道:“陛下春秋鼎盛,何必急着立太子,以后陛下会有更多的孩子,景国江山是陛下的,什么事都应该是陛下说了算。”
这话皇帝爱听,现在就连温婉多情的良嫔也时常暗示立储之事,他也不爱召幸良嫔了,反而是童答应无子,更加让他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