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良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他压根就不信郑杰能考中进士,更别说会元了。
院长一直都知道郑杰私底下的小动作,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毕竟书院的藏书楼还是郑家捐赠的,此事若是闹出去,惹恼了郑家,对书院也没什么好处。
书院的岁考主要是让学子提前适应会试的环境,名次如何,其实无关紧要。
孔良已经把自己的答案默写出来给院长看过了,院长说他答得不错,应该能上榜,不过每个考官的喜好不一样,具体名次不好说,运气好的话,说不定真能拔得头名。
所以孔良才有些失态,他想当会元,金銮殿上,他有这个信心能让皇帝钦点他为状元!
院长力排众议让他入院读书,孜孜不倦的教导他学问,教导他为人处世的道理,他要做得比所有人都好,才能不辜负院长的恩情,不辜负母亲的期望。
郑杰最讨厌孔良这样的笑,孔良就是个泥腿子,每日还在书院里扫地擦桌,过得比他的仆从还不如。
这样的人,凭什么跟他同坐一桌,凭什么看不起他?
郑杰一拍桌子,怒道:“笑什么笑?待会儿你就笑不出来了!本公子今日把话撂在这里,别做春秋大梦了,你这辈子都考不上进士!赶紧滚回家种地去吧!”
孔良在书院里也有知己朋友,有人看不下去了,当场拍桌子跟郑杰吵了起来。
郑杰身边有更多的狗腿子,双方吵成了一团。
哐当一声响,一行人系着红腰带,敲锣打鼓的进了蓬莱酒楼,大声道:
“恭喜郑府郑杰公子,高中甲辰年会试头名,郑公子一表人才,又高中会元,前途不可限量,小的给郑公子贺喜……”
报喜的人一连念了三次,一次比一次大声,惊动了整个蓬莱酒楼的人。
郑杰的仆从早就准备好了喜钱,赏赐了报喜的人,大把的铜板撒出去,蓬莱酒楼门口挤满了百姓,都蹲在地上捡钱,想沾一沾“状元爷”的喜庆。
报喜的人笑眯眯道:“是会元老爷,还不是状元呢,等上了金銮殿,陛下御笔亲批,殿试第一名才是状元!”
百姓分不清这些名头,就觉得第一名很厉害,纷纷挤上前去看“状元爷”长什么样。
郑杰很享受这种万人追捧的感觉,站在蓬莱酒楼门口吟诵出早就准备好的诗句,又引得满堂喝彩声。
等贺喜的人散尽,郑杰摇着折扇进了酒楼,蓬莱酒楼的掌柜亲自过来请郑杰去四楼。
“四楼不对外客开放,但会元都可以上本店四楼用餐一次,若是金銮殿上,公子中了前三甲,也可入四楼,蓬莱酒楼一定让公子尽兴而归。”
郑杰把手里最后一把铜板扔在了孔良脸上,轻蔑道:“别说本公子没帮你,让你也沾沾本公子的喜气哈哈哈哈……”
孔良呆呆的坐在椅子上,被砸了一脸铜钱也毫无反应。
郑杰觉得有些无趣,用力的推了孔良一把,大笑道:“什么狗屁京城第一才子,居然还有人说他是第二个纪首辅,啊呸!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也配跟当朝首辅相比。”
孔良摔在地上,像是没知觉似的,泪水悄无声息的落下来,他只希望自己从未来过蓬莱酒楼,也就不必自取其辱了。
他浑浑噩噩的出了蓬莱酒楼,正午的阳光那么大,可他的心却死寂一片。
母亲病重,此次落榜,母亲就再也等不到他高中进士,骑马游街的那一日了。
放榜次日,会试考生的诗文汇编成册,在各大书肆里售卖。
孔良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诗文,这明明是他的诗,为何会变成郑杰的?
他去贡院闹,却被人打了出来,根本没人听他说话,他去官府鸣冤,不等靠近就被人赶走。
他去求院长,院长看过他默写出来的考卷,可以证明那首诗是他写的,可院长摇摇头,劝他不要再闹了。
院长确实看中他,却不可能为了他搭上妻儿的性命和自己的前程。
孔良走投无路,他想起了蓬莱酒楼,曾经有人在此揭发地方贪官的恶行,果然上达天听。
他怀着孤注一掷的决心,拿着一把破锣,铛的一声,振聋发聩。
“学生孔良,葵卯年中举,甲辰年会试考生,状告郑杰,偷梁换柱,将学生的考卷占为己有,抢了学生的会元之名,学生愿意与郑公子当面对质,争一个是非黑白!”
第324章 侯府主母vs年下皇子67
景煜和纪云欢坐在阁楼上喝茶,从窗口望下去,一切尽收眼底。
他用食指敲了敲桌面,沉声道:“再安排两个人盯着,务必保住孔良的性命,孔家那边也要盯紧一些,有些人就是欺软怕硬,喜欢拿妇孺威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