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带着众人落座,除了一些有分量的老臣,大部分人只能站着,还有几个凑数的皇室宗亲,以示对使团的重视。
吴贵妃被车裂之后,后宫最受宠的便是安嫔,如今已升了安妃。
八皇子的语阻之症已经治好了,皇帝无处安放的父爱全落在了八皇子身上,对八皇子格外怜爱,八皇子已经封了亲王,待成婚便出宫建府。
安妃陪侍在皇帝身侧,八皇子不必同使团交涉,座位是最靠近皇帝的。
太子妃和太子侧妃也赫然在列,陪坐在太子身后。
此举并不符合礼法,但太子执意如此,太子妃也格外大度,一点都不在乎被侧妃抢了风头,所以礼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今日不过是走个过场,条约早就已经议定了,明黄色的卷轴铺在桌案上,由翰林院大学士誊写上去,之后便送到了皇帝的龙案上。
刘喜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玉玺,恭敬的放在皇帝手边。
皇帝激动不已,散发着灰败气息的脸上终于有了红晕,他颤抖着手抚摸着明黄色的卷轴,感叹道:
“朕在位数年,殚精竭虑,励精图治,百姓安居乐业,只可惜未有不世之功,以传后世。”
“太祖皇帝开国之后,曾与蚩尤部落定下十年互不侵犯的盟约,今日萧国与大汗国定百年盟约,结百年之好,实乃江山之幸,百姓之福,千秋万代都会记住朕的功绩。”
田阁老带头歌功颂德,百官一片赞誉之声。
太子妃文澜听得一阵恶心,忍不住同旁边的小云说道:“当年纪国公带着昌鸿军打服了蚩尤部落,萧太祖才签订了十年盟约,咱们萧国可没出一缕绸缎,一粒米粮。”
“现在这是个什么狗屁盟约?割让城池还不算完,年年送过去那么多好东西,还不是都是从百姓身上来的,百姓岂不是要累死!”
“萧衍真不是东西,他自己当太子过得快活,就不管百姓死活,真是气死我了!”
纪云欢拍了拍文澜的手,示意她不要再说了。
文澜这个傻子,她暗示过好几次,可文澜硬是没发现端倪,丝毫不明白萧衍的筹谋,可能是萧衍掩饰得太好了,骗过了文澜,也骗过了使团。
文澜不满的瞪了小云一眼,“你就会向着他,他做什么你都说好,往后肯定要被他欺负。只希望你这胎是个儿子,等我走了,就算有新的太子妃,你的地位也能稳当。”
她现在就盼着萧衍登基,赶紧把她放出宫去,她在这宫里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
皇帝的双臂抖得厉害,在身旁刘喜的搀扶下,才举起了厚重的玉玺,沾上了印泥。
正要落印之时,门口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一名身穿青绿色官服的小官闯了进来,越过重重人影,噗通一声跪倒在皇帝面前。
孙志脱下官帽,以头抢地,高声疾呼道:“陛下,臣自知罪孽深重,特来向陛下请罪!”
第151章 罪臣之女vs残疾太子65
皇帝盯着孙志看了许久,也没想起来他是谁,孙志只是个七品小官,没有上朝的资格。
刘喜在旁边提醒了一番,皇帝才隐约记起此人是翰林院的太史,孙志的女儿便是大皇子曾经的皇子妃。
皇帝以为孙志是来替被废的皇子妃求情的,便厉声呵斥道:“简直是胡闹!今日是两国议和的日子,岂容你放肆,还不速速退下!”
孙志充耳不闻,他从怀里掏出一叠书信,高高的举过头顶,“臣有罪!十一年前,臣替吴鑫伪造了一十八封书信,编造纪国公同蚩尤部落勾结的罪证,致使纪国公府满门蒙冤……”
太和殿上嗡的一声炸了!文武百官脸色各异,交头接耳,热闹的如同菜市场一般。
皇帝手中的玉玺落到龙案上,明黄色的卷轴上浸染了一道红痕,艳如血迹。
“住口!住口!来人,把他拖下去!”
无人听从皇帝的号令,萧衍理了理衣袍站起来,平静的目光扫向了孙志。
孙志知道这是自己和女儿唯一的活路,只能顶着皇帝的盛怒,继续往下说。
“十一年前,蚩尤部落大举侵犯我朝边境,纪元帅镇守边境多年,本可守住我朝边疆,可吴鑫勾结蚩尤部落,泄露我朝边防图,断了纪元帅的补给,致使北疆失守。”
“眼看着蚩尤部落就要一路南下,京城危矣,纪国公明知此事有异,却依旧拖着年迈的身体请求北上,庇护北疆子民。”
“此后,吴鑫便带着伪造的书信进京,污蔑纪国公和纪元帅投敌叛国,陛下你听信小人谗言,不顾满朝的反对,定了纪国公府满门死罪!”
“八万昌鸿军命丧北疆,才夺回了北疆八城,守住了萧国边境,而这些功劳全都落到了吴鑫头上,陛下识人不明,陷害忠良,重用奸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