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骁攻下一城,便以最快的速度安定民心,甚至发米发粮,再加上不断显现的神迹,鲁国百姓倒是无所谓上头换了人,只是鲁王依旧不肯投降,迁都之后凭借着天险,还在抵抗。
第854章 少年将军vs富贵娇小姐157
齐国地势复杂,打起来不容易,齐国百姓基本上都是王室和贵族们的奴隶,人便是齐国最重要的商品。
纪云欢如法炮制,除了表演无人机方阵,还下了一场金色的稻谷雨,粮食从天而降,齐国人开始相信,只要投奔霍家军,便能有源源不断的粮食,神女会保佑他们!
齐国奴隶跨过大山,越过泥泞的草地,跑到了卫国的地界上。
霍骁大喜,就地安置,齐国贵族跑来要回自己的奴隶,自然是要不回去的。
在农业社会,人力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尤其是这些人都成了百姓,不再是归属于贵族的奴仆,这都是日后征税征兵的重要来源。
类似的神迹在各国不断上演,霍骁的声望越来越高,神女之名也传遍了六国。
有鲁人写了一篇《神女赋》,传唱极广,享誉六国,于是各国贵族也纷纷效仿,想一睹神女的风采。
纪云欢听着燕长风唱神女赋,还跳舞呢,是的,男人也跳舞,还簪花敷面,以此为雅事。
只是霍骁一向不会这些风雅之事,也不会唱词谱曲,从前望都城里那些贵族子弟都瞧不上他。
纪云欢打着拍子,听得摇头晃脑的,“易老说的果然没错,鲁国最能代表夏国绚烂的文化,写得真好啊!我都不知道自己这么厉害,衔月而生,以日为冠,山川湖海都是我造的,日月星辰都归我掌管。”
“发怒时地动山摇,欣喜时枯树开花,草地上长出高大的麦穗,田野里结出丰收的硕果……啧啧啧,真能吹啊!不过我喜欢,写得挺好,唱得也好,赏!”
燕长风眼巴巴的凑到纪云欢身边,笑嘻嘻道:“我要游艇,能在海里开的那种!”
“你可真敢要啊,贵得很,算了,本神女一言九鼎,回去了就给你买。”
燕长风高兴极了,甩着宽袍大袖又要给纪云欢来一段。
霍骁的脸有些黑,但又不好意思为了这点小事发火,唱就唱,为什么要往欢儿跟前甩袖子,都升为一方太守了,还是这么不着调!
纪云欢闷声笑着,摸了摸快炸毛的霍骁,“好了,什么稀罕东西,港口上都停着好几艘,也给你买,给你买最大最新的,比他的好,比他的贵。”
霍骁心里舒坦了,挥挥手让燕长风滚蛋,“燕太守新官上任,肯定还有公务要忙,本将军就不留你了。”
不等燕长风拒绝,徐盛就飘了过来,直接把人请出去了。
霍骁给写《神女赋》的鲁人封了官,是个清闲的专门研究学问的官职,不管什么实事,但这也足够令人眼红了。
此前多是民间百姓祭祀神女,如今上流贵族也以咏颂神女为风尚,神女的名头越来越响亮,霍骁的声望也越来越高。
六国贵族倒也不是真的就相信神女这么厉害,但他们需要一个理由亲近霍骁,向霍骁表忠心,但也不能直接投奔了霍骁,这就显得很没有骨气了,所以咏颂神女便是一个极好的办法,十分的风雅。
金秋九月,齐国率先投降,鲁王自缢于宫城之中,鲁国都城城门打开,也投降了。
蜀国早就有了归属之意,直接就成了蜀州,宋国和吕国也望风而降,特别的利索。
霍骁得胜归朝,卫寅当即就要禅位,霍骁拒绝了,他可不想当卫王,他要的是一统天下当皇帝!
羲和七年秋,卫国境内的粮食大丰收!百姓欢欣鼓舞,神女庙前香火盛鼎。
霍骁抓紧时间安顿收服的土地,车同轨,书同文,建立神女庙,推广更好的粮种。
燕长风是陵州太守,依旧兼任着农业部的部长,陵州境内既有肥沃的陵江平原,也有像平阳城这样崎岖不平的山地,地形各异,正好用来做实验,培育出适合各种地形的粮种。
高淑柔也封了女官,管着陵州境内的手工业和纺织业,还开办了给幼儿启蒙的官学,无论男女,皆可入学。
曾经的摄政王妃,也就是燕长风的姑姑,带着一大家子人流放到了平阳城以北的地界,那里刚从北戎手里抢回来,百废待兴,环境不怎么好,北戎虽然战败了,但还是逞凶斗狠,时常有冲突。
文化的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几代人共同的努力。
摄政王的两个孩子改随了母姓,他们毕竟是有学识的人,渐渐从底层的劳役成了小吏,慢慢的也做了个小官,从此便在此处扎了根。
其中自然少不了燕长风的帮忙,但也是靠他们自立自强,后来燕家这一支便成了戎州最负盛名的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