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一个亲戚说有个朋友去年烧山,今年一大片一大片的蕨菜长起来。
那东西有城里一个湘菜馆的也想收,承包这座山的朋友表示考虑两天,主要是想问赵丰年的价格会不会更高。
毕竟人家收新鲜的,还马上结款。
赵丰年没有竞价的打算,一口气也吃不成一个大胖子,于是直接说了让他们拿现钱比较快。
其实制作成干的还要多挣点儿,但这不是新鲜的省事吗,人家还上门拉走不用管运输,那人听赵丰年不打算加价,这件事暂时也就这样了。
倒是那个打算两头
吃利的中间人不是很高兴了你赵丰年就不能多加一点点吗,一斤多加一毛钱也好啊,人家兴许就愿意为了半片山的蕨菜干辛苦一把。
赵丰年不解释,解释什么,要跟人解释自己目前只有个光杆司令,启动资金还不算多?
收了几车干货回来,赵丰年也没有立刻就出去兜售,而是回忆了之前查的几个有可能需要山货的饭庄、私房菜馆以及有一次买了自己红菇的那位老板的所在地,又学了几道干货做的菜,再带上媳妇那种很贵的米,这才喊了两个小伙子跟自己一道出去。
好不容易见到人家了,先来上一波操作,米先放出来香死个人,又端出各种干货做的小菜和蒸菜等给人家品尝,还拿了未加工的给大家看看质量。
几趟下来,每家都意思意思定了一批。
数量不多,最低的甚至只要了两百块的货。
赵丰年也不气馁,继续开发新的客源。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媳妇这个很贵的米,卖得比他辛苦折腾来的干货还畅销。
热度高得不行,虽然每个人都要压价这个米太贵了,但他态度坚决,还学会了吹牛说是农科院还没面世的稀罕东西给人家唬得真信了,于是干货和大米一起搭配卖,还卖出特色了。
有些愿意花钱的食客知道这个米的来处,也有主动联系赵丰年的。
有个就住在施桥镇附近一个村子里有两层洋房的老头,一次性还要了两百斤的贵米和价值五百块的山货。
赵丰年把属于老婆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是分开放的,一开始把这个米当噱头了所以还会从自己挣的钱里分出十分之一当噱头费。
在石青青不知情的情况下,她那大米几乎快见底,钱又多了几千。
第164章 舟山渔场(完)五选三任务奖励谁看不迷糊?
今年好像对夫妻两个人来说都特别的顺利,在赵丰年的山货之行逐渐形成了一个能活动起来的轨道时,石青青的这个任务只剩下了五分之一。
而且她还因为这段时间认识了一个衙内,后来发展到跟这个衙内的老婆、亲妈、丈母娘都好上了而得到了很多渠道。
“你上次送给我吃的那个水果,哎呦,我朋友说只有从泰兰德进口的味道才这么好,早就知道你们施桥镇那边很多华侨还有卖进口食品的小店,没想到进口水果也卖。”
“上次你帮我找的燕窝,质量特别好,处理起来也没多费力,我那几个朋友都托我问问还有没有一样品质的。”
“小石啊我觉得你还是太年轻太老实了,怎么卖出去的海鲜个顶个的又新鲜又大呢,你不知道我老公还说过你这样不好挣钱的,以后稍微不要这么耿直,搭配点小个点的一起卖嘛,每次能多挣三分之一的钱。”
石青青笑呵呵的回应。
“你喜欢的话我再给你找两箱,就成本价给你,反正也不是正经做买卖,我一个亲戚在卖,我家时常收到一两箱,就当我转给你。”
燕窝是她平常买得少的,有一次突发奇想熬一点喝,被陪着儿媳妇一起来拿水果的婆婆瞧见了,立刻就喜欢上了。
六十积分的燕窝换了五百多块,人家还要说便宜、方便、质量好。
石青青看了看简介上说的有意引导和保护这种燕子,然后半野生半养殖摘取燕窝。
对于人家口中的野生、滋补等评价,默默保持了闭嘴模式。
三五次接触下来,别说她们喜欢石青青。
石青青先爱上她们了好吗。
号召力和带货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后来石青青不捕鱼的时候都和她们在一起,船上也经常出现她们想要的商品。
捕鱼的奖励尤为可知,在她们的帮助下,石青青手里的现金直奔五千大关。
仅仅是跟她们接触的这么三五次收获的。
今天又是运了不少热带水果过来,加上海鲜和两袋最好的米,几人搬上车开走了,石青青手里也多了五百多。
再一次下网,石青青感觉海里游的虾大了不少也多了不少。
专门捕了两笼挑选最大个的存起来以后卖,新鲜的直接蒸煮吃个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