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石青青买了几瓜鞭炮来放,一家人开了瓶酒吃顿好的,乐呵呵的开启了熏鹅铺子。
还别说,表舅一家三口彻底搬出去后,石青青还感觉有点迟来的寂寞。
琳达久违的出现,让石青青这份寂寞顿时消散了。
她准备回去了,这一次带了几个在这里认识的朋友,和两个港城的朋友一起来吃顿饭。
虽说是免费的,但这也是必要的‘打开市场’的一顿啊,石青青很是上心。
鲍鱼、花螺、竹筴、龙头鱼、章鱼……时令海鲜占一半。
之后就是一整只熏鹅、一整个脆皮烧鸡,卤猪蹄,熏鹅和烧鸡客人可以自己分割,也可以请人来切分。
还能请谁,目前就是石青青亲自出马。
除了各种荤菜,还搭配了青菜以及咸菜炒蛋,酸菜炒下水等非常具有乡间味道的菜肴点缀其中。
本质上还是大鱼大肉只不过稍微换个风味,吃起来就颇有‘农家风情’了。
早就一只脚抽离黄土的港城人,是很吃这套的。
这一桌没上烈酒没上洋酒,上的米酒,那就更是全席风味统一了,这米酒还不太醉人。
吃到一半的时候,吴少竟然也带着郭玉梅来了,石青青面不改色的招呼,送上两副新碗筷,给郭玉梅上了她喜欢的果汁。
郭玉梅低头说了句谢谢。
第124章 热火小营生
“给你加个菜吧,吴少要不要加个菜?”挣钱嘛,怎么殷勤都不过分。
更何况只是单纯的问问。
最后加了个笋片炒肉和海蛎煎。
石青青见大家吃得其实也差不多了,再做其他菜速度就不能太慢了,去厨房的时候直接用小仓库的存货拿出来在锅里溜溜。
然后先上了一叠他们快吃空的泡菜鸡爪,才把这两菜端上来。
饭局结束的时候,琳达对石青青挤眉弄眼的,故意掏出一张百元大钞当小费。
其他人看到了也不遑多让。
说是琳达请客,但是小费嘛,是一种文化。
石青青送走他们后才数钱。
一千多,吴少放了两百。
哎呦,这一顿饭食材可用不着一千。
有些是她平时存在小仓库的,说是今早特意钓的。
估计是这份“心意”得到了这么多小费吧。
石青青美丽的心情,在看到一桌子残羹剩饭的时候也没有减弱。
脏活累活嘛,小时候也干,不至于有点钱就能矫情起来。
戴上手套,先把带刺带壳的收拾了,再把残羹倒腾一起。
赵丰年原本在看火和帮忙端菜,这会进来了瞧见熏鹅还有些没吃完,问了一句要不要留着晚上吃。
“不了,咱情愿吃白菜也不要吃桌上撤下来的。”石青青说出口了才恍惚这又是梦里教她的。
“因为有种细菌叫幽门菌,超标了导致肠胃疾病,严重的话会发展成胃癌……”是谁在她面前说过的早已经不知。
但这么个事是记下了。
赵丰年啊了一下,早年宴席上孩子们穿来穿去吃大人剩下的。
石青青说以前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以后就注意一下吧。
有些事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的。
赵丰年觉得有理,也就不心痛还剩下一半多的熏鹅了。
反正家里也不是吃不起饭菜的时候了。
收拾出来一小桶潲水,也好解决,有人养猪的,送过去人家还可惜这席面上这么完整的菜呢。
送桶回来的时候,桶里干干净净的。
石青青心道,平时和郭玉梅聊天的时候留意了一下,这姑娘还真是把这一片的人都了解透了。
要知道她活了二十年,隔着一个巷子的人家姓什么都不知道。
“以后潲水就固定送给她家了。”石青青心道。
接待一周客人挣的钱都能够两人过一个月了,不过石青青还是见缝插针的去钓鱼,惹得好些人都‘知道’石青青有钓鱼瘾。
赵丰年在表舅能开始顺利出熏鹅的时候,就去跑业务了。
后来他们自己商量了分成和定价。
石青青没有插手这件事,在没有客人的时候,她不需要另外去表舅家要熏鹅。
如此到了七月下旬,两家的日子过得都不错,湘儿还买了一次新衣服,看得出来表舅手艺稳定征服了食客,赵丰年这个业务员也干的不错扩宽了销售渠道。
这天他笑呵呵的来找石青青保障。
家里的三轮车是他在用,在加油。
但他这二十来天靠熏鹅提成也挣了小六百。
石青青眨眨眼,哎呦不错哦。
本以为赵丰年接下来的收入基本是这个,结果八月二号开始,石青青的订单突然多了六个。
她赶紧跟人家电话沟通细节,按照行程给他们预约在了半个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