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知道,我都想好了,等天气热一点了,我就勾兑它加点冰,就说自己做的纯果汁,做买卖嘛,只要不往里面放黑心的东西,花招还是蛮多的。”
见徐姐这么上道还能自己遮掩进货渠道,石青青觉得跟这样的人做买卖才值得期待下一次的交易。
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徐姐说了一个信息。
有个开改装三轮车载客的人,去她朋友家弟弟的收购站也就是几十米外那个废品收购站里销售一辆车。
人家不知道出什么原因要卖了这辆加了一圈车厢的载客车。
徐姐因为觉得人力三轮车还够用,就没有想买的打算,毕竟也要大几百。
石青青听进去了,她正需要一辆好上手的车子。
于是跟着徐姐去看了看已经被收购的车。
这辆车前面的灯撞没了,车把有点歪,但是花几十块维修就够了,
她还试骑了一下。
勉强能操控,等维修好之后价格能卖更高。
可因为石青青来得巧了,一旁徐姐还帮腔挑这辆车的刺,最后六百块就拿下了这辆车。
石青青推去镇上维修,得到要两个小时之后才能过来拿,她就想着来都来了去大舅家转转。
小心点避开那些人就是,自己又不是做贼的,不能一辈子都这样躲闪,要是真撞见了不想见的人再掰扯吧。
石青青弄了点水果就去了大舅家里。
大舅见到石青青很开心,因为他看到了一股精气神。
这一次,连石舅妈都感觉石青青不一样了,她的态度自然也发生了改变,甚至殷勤的倒茶,把水果洗了几个放在石青青面前。
之后还问石青青是不是找到挣钱的门路了,带着表姐表哥一起挣啊,都是一家人。
石青青没有因为石舅妈的话为难。
因为她已经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也会告诉自己这样的人都犯不上计较和生气。
有困难的时候生怕她找上门吃顿饭,哪怕她还没落魄到要上人家家里讨饭吃的地步,石舅妈就帮她当成什么在防备了。
如今却理直气壮说有发财机会要她带一带。
石青青索性也口不对心的应付,说简单啊,两千块启动资金到手就可以开始挣钱了,本钱半年就能挣回来。
石舅妈脸皮很厚也说不出这句要不你先帮忙垫垫的话,皮笑肉不笑的陪着。
时不时看看青青脚上的鞋子,身上的衣服,还有这惬意舒适半点苦闷不见的眉眼。
两千啊,她手里倒是有,把家这么多年,她连两千都拿不出去不如不要管家了,但那是应急的钱,哪里敢当成什么启动资金掏出去。
但石青青又为自己挣钱的来处找过说辞,什么卖点小商品、鸡蛋大米,什么闲散时间捡点瓶子纸皮当生活费,什么老公工资下来了凑齐了两千就在集市上卖东西,隔三差五的还跟船出去冒险在水上卖货。
根据石青青自己瞎编的,她现在都有手摇的船只了。
这么一听,如今稳定月收入八百一千的,很合理啊,这个钱足够普通生活开销的人把日子稳当的过起来了。
她家可是两个人挣,一个一千加起来不就两千了?
石青青都离开了,石舅妈才反应过来。“要不,让我们家两孩子也试试?”
“试试?怎么试?是他们也愿意吃苦耐劳身兼多职,没房没车硬抗生活压力,还是愿意放下身段捡垃圾和陌生人做买卖??”
不过石大舅没反对媳妇去跟两孩子提一提石青青现在的变化,一来可以激励一下孩子们就算结婚了再开始搞事业也不是问题,
二来有些关于青青夫妻流言一直没有断根,媳妇要是把石青青是一步一个脚印干活挣钱的事说一说,多少能冲淡一些流言。
“青青除了有那个不靠谱的大姐,还有谁会想用乱七八糟的流言害她呢?”连他这个埋头苦干的老农民都听到好几回了。
最早还有说她接待什么港城男人,那明明主客是女人!
还说她捡菜吃,等他送去了,后面才了解那是陪人家邻居捡来喂鸡。
“要是流言是灾难,青青简直多灾多难。”不过石大舅觉得,他从小到大认识过的人、听说过的人,好像都是流言加身的人日子过得比较好。
说不定这都是有本事的人必不可少的发家过程?
石青青看望了大舅后出来脚步一拐,又买了一头鹅两只鸭两只鸡。
一路上袋子里叽叽咕咕的,动静不小。
正好车子维修得差不多了,七十八块加个灯,顺便把龙头位置该拧的拧紧,该换的换,这就可以用了。
石青青突突的把车开走了,这车控制起来还有些生疏,但出了镇路上基本没车,路又是前几年修的柏油路,一路都算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