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知乐眼底满是笑意,与她拥抱,轻声道:“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合作计划也许会继续。”
杜南枝一下就想起两人当初的约定,笑着应好。
列车员催促声响起,一行人带着大包小包上了火车,找到自己的位置。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会儿的国营饭店相当热闹。新到岗的那批人连早市都应付不来,十几人忙得焦头烂额却没干成任何事,遭了不少客人的骂。
火车喷出蒸气,出站,平稳地在铁轨上行驶。越接近京市,张海兰她们就越兴奋,晚上熬到深夜才迷迷糊糊睡着。
一睁眼,她们便抵达京市火车站,神情与其他人第一次进京无异。
“胡三哥,我可算把你盼来了,你都不知道我有多想念你做的菜。”张文心和葛泰来接人,一见到他们就喜笑颜开。
胡老三笑呵呵地说:“这么多年没见,文心还是这么会说话。”
两人互相吹捧了几句,张文心连忙帮忙提东西,带他们出站。
葛泰先开卡车载小宝和行李回厂,她则和蓝圆圆陪其他人坐公共汽车。
离开前,她朝于知乐眨了眨眼,提醒道:“乐乐,今晚记得早点回厂里,可以带家属。”
“知道了,知道了。”于知乐叠声应道。
不用想,厂里人肯定偷偷给他们安排了欢迎仪式。这种活动,她不好缺席。
回到市区的房子,周岳生烧水给她洗澡,之后又帮她按摩放松,让在火车上睡不好的她很快堕入梦乡。
与此同时,张文心一行人终于等来公共汽车。
早已与食品厂众人熟络起来的公交车司机,热情地与张文心、蓝圆圆打招呼。
见了她们身后的陌生面孔,他好奇地问:“这几位看着面生,是从江省来探亲的?”
“从海东镇来,但不是探亲。”张文心接话,“是从那边调来的新同事。”
司机哦了一声,试探性追问:“你们厂子订单越来越多了,也是时候增添人手了,不过就十来个人够用吗?”
触及食品厂内部事宜,张文心打了个哈哈,将话题往市里热点事件上带。
没曾想,他们聊着聊着就谈起广播事业局开办了一个多月的新闻节目。
“欸,我记得那个男主持人就是从你们厂走出去的,是吧?”司机的注意力立即被转移,“长得可真俊,谈对象了吗?”
“没,他忙得脚打后脑勺,哪儿有时间谈。”张文心从不会在外面下自己人的面子。
司机一听,一下来了兴致,说:“他有二十五、六了吧?家里没催?我有个侄女比他小几岁,在粮油局上班,长得很标致。”
张文心自然听懂了他话里的暗示,不过没接话茬。她东扯一句,西扯一句,一直到下车也没再让司机开口。
张海梅和张海竹早已在门口等待,一见张海兰就激动地抱了上去。
张晓云曾经的小伙伴们亦然,围着她身边喊云姐。
“好了,下午再慢慢叙旧,先带大家去安置行李和吃饭吧。”张文心说。
闻言,张晓云和另外几个小孩被小伙伴们拉着跑开,小伙伴说要带她们去文化室和体育馆玩。
“到点记得到晓云她们去吃饭。”张文心朗声叮嘱。
小孩们应好的声音此起彼伏,
随后,大人们被领去宿舍楼,各自和家人搬进早已为他们准备好的干净整洁的二居室。
张文心等他们归置好行李,就带他们去熟悉厂里环境,到点就与他们一同去食堂吃饭。
大家都是老熟人,一路上基本是微笑致意以作打招呼。
另一边,睡饱觉的于知乐终于醒了,吃完午饭就和周岳生启程回厂。
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是,她回到食品厂见到的第一个的人竟是阔别内地多年的杜生。
一见面,他就说:“我要扩大工厂规模,这是我的计划。”
说着,他讲一份厚厚的计划书推到于知乐面前。
第207章
本子首页中央写着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饮品生产线建立计划。
于知乐眉毛微挑,生产线扩建只是她劝说张海兰几人离职的借口,没曾想在她们抵达京市的第一天真的成为了现实。
想着,她翻开页面快速浏览。
计划书里提到果汁型汽水和可乐型汽水两种类型,其中关于生产设备、配方技术、生产工艺方面的内容详细具体,甚至安排了员工培训课程。
综合所有内容,可以看得出,他并不只是想简单地扩建两条生产线,而是要为建饮料厂作铺垫。
杜生见她看完最后一页,说:“建厂房和生产线,还有前期的原料成本由我负责,你来运营管理,收益分成照旧。”
说完,他停顿几秒,补充一句:“你让财务部做一下预算,如果钱不够用,回头我让港城的秘书放掉一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