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407)

作者:啾十二 阅读记录

之后,大家向四周散开,而齐二与他的工作伙伴跟着于知乐、张文心和陈昭回行政楼。

“嫂子,我昨晚改了部分内容提纲,打算八月中旬去江省拍远洋队靠岸的场景。”齐二递过一个厚本子,“你这边方便协调时间吗?如果可以,到时我统一订车票。”

于知乐接过,确认准确日期,点了点头。

齐二两年前萌生了为海隅村拍纪录片的想法,计划持续拍摄数年,片名为《回望与前行:海隅村十年奋斗征程》。

可惜因为各种原因,计划被耽搁,直到今年才真正落地实施。

大合照是正式开启纪录片拍摄的第一项工作,第二项则是将镜头对准两位厂长和部份管理层进行采访。

场记板一打,正式开始拍摄。

助理开始提问:“今年是海隅食品厂成立的第六个年头,工厂发展势头很猛,产品已经遍布超过一半的省份。请问二位厂长,能和我们讲讲海隅村副业组的发展过程,以及当初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们决定发展副业的吗?”

“当然。”张文心爽朗一笑,看着镜头讲述她们从大集摆摊一步步走到成立工厂的过程。

接下来的采访完全按照台本进行,双方一问一答,过程非常顺利。

直到助理问出与于初月相关的问题,现场气氛瞬间凝滞。

“厂长采访到此结束。”齐二喊停,扭头看向伙伴们,“大家辛苦了,休息十分钟,再拍陈昭同志。”

助理这会儿才意识到拿错了第一版的台本,连声道歉。

“没事,你也辛苦了。那边有准备茶水,你也润润喉,等会还有工作。”于知乐宽慰道。

助理离开后,她侧脸与张文心对视,两人一脸苦笑。

与于初月同批出国的人在1974年的秋天已安全回归,而她与秦云柏继续留英,如今已毫无音讯。

有一段时间,关于两人叛国的传言沸沸扬扬。虽然没有实质性证据,但秦家逐渐沉寂,而于初月的名字在她们身边也不再被轻易提起。

于知乐唯一能确定的是,她还活着,并且身体健康。

“姐、文心,喝茶。”陈昭走近驱散悲伤气氛,而后摊手转了两个圈,转移她们注意力,“我这身衣服怎么样?帅吗?”

“特地为了纪录片做的新衣服?”于知乐问。

陈昭神秘一笑:“一半一半,还有别的原因,你们猜。”

说着,他还搞怪地用手指比划出四方框,竭尽全力调动她们的情绪。

于知乐配合他,笑问:“今天台里也拍大合照?”

“要我说,这小子肯定有约会。”张文心抢过话头。

陈昭摇着食指否认两人的答案,说:“下午我要竞选电视节目主持人,台里准备在七月试办新闻联播。”

于知乐二人恍然。

陈昭没等她们再开口说话,而是吱吱喳喳地开始介绍自己的对手,直到齐二几人归位才停下。

采访完他,齐二他们又在厂里四处走走,拍些员工们的假期生活的片段,再随机抓个人问些简单的问题。

陈昭吃过午饭就赶回市区。

于知乐只陪着齐二一行人拍到傍晚,便把他们交给张文心,随后坐上周岳生的车回市区的家。

“有他们消息了吗?”她问。

周岳生回答:“还是没有。”

于知乐哦了一声,习惯性地打开平台,查看小管家的生命体征。看到一切正常,她悬起的心落地。

送机前,她从小宝那儿要了小海螺送给于初月。在于初月失去音讯后,她只能通过这个方式确认对方的安全。

接着,她像往常一样看着一面板的数值陷入沉思,又开始思考这两年里一直困扰她的事情。她怎么也想不懂,为什么小海螺落入于初月手里后,出现三个正常但截然不同的状态。

“今晚准备做醋溜白菜、清蒸鲈鱼和丸子汤,还有什么想吃的吗?”周岳生的声音将她的思绪拉回当下。

于知乐从情绪中抽离出来,歪头看他,笑道:“没有了,谢谢贤惠的周团长。”

“不客气,为于厂长服务是我的荣幸。”周岳生一本正经地逗她,“以后我可等着于厂长养呢。”

于知乐轻笑出声,问:“那八月中旬有没有时间?齐二说要省城接远洋队。”

“能空出一周时间,到时我陪你一起回去。”周岳生应道。

于知乐应好。

汽车疾驰,两人有一搭每一搭地聊着近期身边发生的事,很快到家。

周岳生挽起袖子进厨房,于知乐跟在他身后,顺手打开了直播,时不时与观众们互动。

在过去几年,她都是通过这种零碎机会积攒云币,周岳生也习惯了,还会配合她展示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