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399)

作者:啾十二 阅读记录

她刚讲完话,经常去散步的那些人的脑海中闪过好几张脸。

“如果你和他们其中的人聊过天,还记得他们的问题,等会来我办公室,我想了解一下情况。”于知乐说。

就这样,简短的临时会议结束,有几个人跟着她去到行政楼。

于知乐分别记下他们回忆的内容,放在一起研究。

“打听原材料、香料种类和负责采购的人,问他们在生产线的具体工作和新品计划。”于初月列出共同点,猜测道,“难不成他们想像桃花村一样复刻我们的产品?想抢先上市。”

“我觉得没那么简单。”于知乐摇摇头。

张文心提议:“今晚找陈昭去陪他们唠一唠?他应该能套点话,说不准还认识他们呢。”

于知乐沉思片刻,否定了这个想法。

三人又讨论了好一会,还是没有太多想法,只能选择静观其变。

突然,电话响了。于知乐接起,对面是张香茹。

“乐乐,初月是在你办公室吗?”她问。

于知乐给出肯定答案,随即把听筒递给了于初月。

之后的几分钟,一直是张香茹在说话,于初月边听边点头。直至挂断,她也只说了一个“好”字。

“张姨让我尽快交接好厂里的工作,三天后去科教组做她的秘书。”她将通话内容告诉于知乐二人。

于知乐和张文心知晓其中含义,笑着祝贺她。

然而,于初月却没有想象中开心。

第202章

于知乐与张文心对视,朝她使了个眼色。

“怎么?还没出国就舍不得我们了?”张文心调侃,打破这种奇怪的氛围。

于初月认真地点了点头,说:“陈昭要走,我也要走。厂里一下少两个人,过渡阶段你们会更忙。”

看电影那天,她们都知道了陈昭被广播事业局邀请的消息。虽说他还没做出决定,但他的离开在她们眼里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再忙也是几天的事,我心里已经有了完美人选。”于知乐搂着她的肩膀安慰,“我保证他们的适应程度会超出你们想象,对食品厂也绝对不会有二心。”

她笃定的模样让张文心和于初月好奇不已,追问是谁。

于知乐朝张文心挑了挑眉。

“我?”张文心疑惑地指着自己,突然灵光一闪,“你是说葛泰?”

于初月受到启发,补充道:“还有于三叔?”

“嗯,是他们。”于知乐给出肯定答案,并且说出理由,“第一,他们都是海隅村人;第二,葛泰从副业组创立开始就和大家共事,工作能力强,大家都认可他。”

“可是,我没听他提过要换工作。”张文心还是有点懵。

于知乐翻出一份文件,递给她,说:“我们需要他,而且之后也能提供他想要的东西。”

前年,她提到现代快递公司运营模式时,葛泰很感兴趣,后来方卓也问了相关事宜。因此,她断定这份计划书能吸引他们,而且在京市扎根比在江省运输队更有利于实现他们的畅想。

张文心只看了两眼,立即合上计划书,回头观察门有没有锁好。

她的奇怪的反应勾起了于初月的好奇心,她拿过来仔细查看,越看越惊讶,眼中逐渐露出兴奋的神情。

“乐乐,你可真敢想。”她难抑激动,“你再早点拿出这份东西,我可舍不得去科教组,绝对会缠着你们不放。”

于知乐笑了笑:“这是一份长远的计划,说不准等你留学回来好几年,还在准备阶段呢。”

“可不是。”张文心没声好气,却又默默压低声音,“现在谁敢提私营这两个字,你倒好,还大大咧咧写了份计划书。”

“因为我相信你们。”于知乐说。

张文心嗔了她一眼,细细阅读计划书,之后把它撕得粉碎,直至纸张成为看不清字的碎屑。

她说:“我今晚打电话问葛泰,来不来看他个人意愿。”

省运输队的线路是固定的,葛泰给她留了几个招待所的电话。每次出发前也会告诉她行程,她可以根据时间推断他的行程,再拨打当地招待所的电话找他。

于知

乐应好,三人小会议便结束了。

当天傍晚,陈昭宣布了要离厂去广播事业局的事。相同的时间、地点,于初月也告知众人自己即将去科教组工作。

大家很舍不得他们,但也知道他们去的是更好的平台,纷纷送出祝福。

有人提议给他们办一个告别会,地点定在食堂。厂里承担了大部分置办费用,剩余的钱是大家你一毛我一毛凑出来的。

说是告别会,其实就是聚众玩耍,并没有固定流程。

夜晚的食堂关了几盏灯后,有种朦朦胧胧的感觉,配上优美的音乐旋律,颇有现代舞会的氛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