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心应好。
几人等了十几分钟,负责相关工作的干事才匆匆赶到。
整个资料审查的过程,工作人员对她们的态度都很不错哈,并没有因为她们是外乡人而表现出一丝怠慢。
确认资料无误后,工作人员爽快盖章,效率很高。
从公安局出来
,于海光开车前往百货商场。到了目的地附近,他可以放慢车速,果然远远就看见了以陈昭为首的一群人。
然而,等他找地方停好车,事情突然变得有点不对劲,她们好像与另一群人发生了争执。
“陈昭,你怎么会在京市?”对面有人高声嚷嚷,“这个时候,你不是应该在农村收麦子吗?”
他刚说完,另一个同伴就接话嘲笑:“不对,应该是挽起裤管去赶海,捡那些死鱼烂虾当晚餐。”
他们声音不小,说话时咬牙切齿,一副要将陈昭生吞活剥的模样。
“他们就是之前和你吵架的人?”蓝圆圆小声询问。
陈昭点头回应。
他大战十人团的事迹在村里流传过一段时间,其他人反应过来之后,个个挺胸叉腰,准备帮腔。
“他们有备而来,先让我当众出丑。”陈昭一眼看出十人团的心思,“大家别中计,免得败坏我们海隅牌的名声。”
对方看他不进圈套,互相对视一眼,继续拔高声音:“你该不会是靠家里关系当逃兵吧?他们把你塞进了钢铁厂还是机械厂?”
这两间工厂在京市是出了名的难进,名号一出,让路人们纷纷侧目。
“哼,我又不是你们这群——”陈昭双手抱臂,朝他们无声地说了一句“废物”,继续道,“我是跟着村里的副业回京市的。”
十人团读懂了他的默语,气得脸红脖子粗,纷纷出言嘲讽。他们话里话外都在贬低他和副业组,然而连村名都说错了。
这时,张海竹站了出来,朗声反驳:“我们海隅村才不是你们说的那样!我们在村里就有加工厂,还承包了方圆十里村子副业组的海货!”
副业组其他人齐声附和,气势一下压倒了十人团。
看热闹的人捕捉到她们话里的“海隅”二字,小声议论。
“你们和陈昭是一伙的,你们说是就是?”十人团的领头鼻喷粗气,梗着脖子驳斥。
于知乐冷笑两声,姐妹三人一同走进众人的视野中心。
“你们又是谁?别多管闲事,等会连你们也一起举报了。”领头人眉头紧皱。
于知乐说:“你当众污蔑我们的工作伙伴,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澄清。”
她说话时,张文心和于初月讨出刚才盖好章的文件,又拿出她们提前定制好的工作证。
“陈昭是海隅食品加工厂的车间主任,他是通过正当途径回到京市的。”张文心解释。
周围人凑进去看文件和工作证。
看清落款处的红色印章,他们中有一些听过公交车司机传言的人恍然点头,这才信了司机的话。
十人团自知理亏,灰溜溜地走了。
“厂长,你们加工厂还招人吗?我侄女读过两年大学,算数可厉害了。”
“厂长,你们厂卖什么?以前没听说过啊。”
好奇的路人纷纷上前询问,想了解更多情况,给闲暇时间增加些许谈资。
于知乐没放过这个宣传的机会,简单回答关于人事的问题,着重宣传她们计划推出的第一款零食——海带酥。
“海带酥?好吃吗?”有人面露疑惑。
于知乐只说会有几款口味可供选择,至于味道,大家到时可以自行尝试。
很多人怀揣着好奇与期待的心离开,嘴里还嘟囔着“海隅牌海带酥”六个字。
风波过去了,陈昭向朋友们道歉。
“没事,我们就当免费看了一场猴戏。”张海梅宽慰他。
于知乐轻笑,说:“这次突发事件,你们处理得很好,我请大家去看戏。”
欢呼声此起彼伏,一行人热热闹闹地向着电影院走去。
只有一部电影在上映,题材很感人,看得所有人眼眶发红,强忍泪意。
“小宝,要是你的电影也这么好哭,到时候得提前给姐姐们准备纸巾。”张文心开玩笑道。
于迟若有所思。
“还有我,小宝别忘了小昭哥哥。”陈昭连忙道。
他急切的模样逗笑大家,驱散了伤感的氛围。
之后的小半天,陈昭带着大家简单走了一遍附近好玩的地方。众人又尝了尝京市的特色小吃,才心满意足地回到杜生的宅子。
接下来的小半个月,所有人投身于理论学习,每天要背指节厚的文字资料也不觉得辛苦,反而充满了活力。
杜生的宅子因为她们的欢声笑语有了生机,李家二老脸上的笑容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