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清和张香茹并肩而立,往向门口,与于知乐三人对视良久。两人笑意满面,毫不掩饰眼神里的欣赏。
“欢迎来到京市。”于海清向她们张开双臂。
在桌案上看到海隅村副业组的申请后,她派人查过副业组的底细,根据寄回的描述,能辨认出每一个人的身份。
她的笑让于知乐三人如沐春风,没有初次见面的拘谨,几人相处起来反倒常来往的晚辈小辈。
于海清二人得知张文心奶奶身体依旧健壮,松了一口气,想假以她们的名义寄东西回去。自从葛泰到省运输队工作后,她们定期给张奶奶寄的营养品便断了,如今她们想复寄。
“以后您将东西送到厂里给我,我一起寄回去。”张文心爽朗一笑。
于海清和张香茹看着这个与恩人性格截然相反的女孩,眼神相当柔和。
五人默契地没提海隅食品加工厂的事,聊的都是些家常,张香茹突然将话题转到于初月身上。
“初月,你想过去离家很远的地方读书吗?”她问。
于知乐三人知晓这个问题的真正含义。
于初月认真点了点头,应道:“目前,我在学习英、德、俄三门外语,时刻准备着。如果机会降临,我会毫不犹豫抓住。”
“你知道语言学和理工领域去的地方有七成的几率不同吗?”张香茹指节敲敲桌面,继续追问。
于初月真诚回答:“现在才知道,但不会影响我的选择。”
张香茹笑了笑,将话题带到别处。
于知乐看于海清偶尔瞥向包间门,又想到胡秘书在大堂的停留,觉得这顿饭远没有表面这么简单。
如她所料,几分钟后,有人敲了敲门。
门打开,胡秘书带着三个女人进了门。其中两人穿着朴素,年龄与于海清二人相仿。另一人打扮时髦,看着只要三十出头。
三人进了门,胡秘书主动退出包间。
“每回聚会都在这儿,我都腻了。”时髦女人将手包随手往椅子一扔,轻吹指甲,“下回该在老莫聚。”
“老莫?”另一人打趣道,“我今晚出差,你想我一回到京市就被请去喝茶?”
时髦女人撇了撇嘴,没再说话。
于海清看着与她们关系不错,调笑两句,先介绍了来人的身份,唯独略过了时髦女人。
紧接着,她指着于知乐三人,逐一介绍:“她们从
江省海县海隅村人,是我侄女,张文心、于知乐和于初月。”
这话一出,来人眼底的疏离感少了几分。
她们一位姓祝,一位姓秦,来头不小,祝女士在海隅食品加工厂用地申请书上盖过章。两人的目光在于知乐身上流连一会,很快移开。
于知乐三人知道于海清在带她们走近自己的关系网,有些惊讶,但保持镇定与两人握手致意。
“海隅牌?最近在市里风挺大的。”时髦女人自顾自地坐下,“听说,有一位是曲蓉的儿媳妇?”
她用了疑问句,语气并不怎么友好,但视线精准落在于知乐身上。
第195章
于知乐与她对视,神情不改。
“性格倒和她挺像的,她真是捡到宝了。”时髦女人啧了一声,语气中藏着几分不忿,随后自我介绍道,“我姓苏,以后有人去你们厂里闹事,打电话找我。”
说完,她用食指蘸了蘸茶水,在桌面写了一个数字。如此反复几次,她留下了一个电话号码。
于知乐这才注意到她指节内侧的薄茧,猜测她是曲蓉以前的同事。
很快,秦女士的话认证了她的猜测。
秦女士笑道:“嗐,不就是在野营拉练和战术演练的时候赢过你几回吗?而且你退下来也有些年头了,用得着记到现在?也不怕小辈笑话。”
听了她的话,苏女士立刻变成炸毛的猫,说:“几回?是每一次!每一次!”
于海清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面,淡定地给她斟了一杯茶,顺手递到她嘴边。
苏女士就着她的动作喝了一口,情绪恢复正常,继续说:“我可不怕小辈笑话,她们都学我才好,争强好胜又不是坏事。既然做了,当然要力争第一。”
她的话音刚落,服务员又来敲门,话题便就此止住。
门开了,七八人端着菜鱼贯而入,将菜摆放整齐,而后安静离开。
席间,于海清几人毫不避讳地聊起最近的局势。
较之曲蓉姐妹三人,她们更为了解市里各部门的最新动态,说起话来也更直接,指名道姓让于知乐三人离某几个人远一些。
苏女士的话语最生猛,几乎把那些人做过的龌龊事都翻了个底朝天。
除此之外,于海清几人还替于知乐三人出谋划策,亲自安排了海隅食品加工厂办手续的行程,力求让她们花最小的力气干成最大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