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脑子里不是有块东西吗?是不是——”那人的话没说尽,但所有人都懂他的意思。
他们不敢耽搁,立刻找人去通知村干部。
村干部很快赶来,结伴进院,推开东厢房的门,坑处传来阵阵腐臭的味道。
想看热闹的人瞥见吴兰的尸体,忍不住背身干呕。
“人都死几天了,吴海耀到底去哪了?”妇女主任忍不住咒骂起来,又推开隔壁房门。
众人只见满地酒瓶,而躺在其中的吴海耀喝得烂醉,嘴里嘟囔着什么。
第192章
不出半天,吴兰的死讯传遍整个村子。
吴海耀被村干部强灌了半锅醒酒汤,终于恢复几分意识,却对这件事没有任何反应,又跑去供销社买酒。
对此,村里人唏嘘不已,但谁也不想插手这种晦气事,都离吴兰家远远的。
老支书与村干部开了个小会商量,毕竟吴兰以前对捕鱼队也有贡献,便由公中出钱置办一副薄皮棺材,尽快将她下葬。
会上,一行人对吴海耀的去处进行了讨论,决定将他转回其生父的户籍。
没曾想,之后几天,他们都没见着他的身影,这件事便不了了之了。
于知乐对这件事始终保持沉默,于海宗和杨素云全程没有插手,但还是在吴兰下葬当天给她烧了一炷香。
又过几天,连于富都不见了。有人说看见他饿得上山扒树皮吃,又有人说看见吴彩霞回来把他带走了。
这类流言在村里传了不到两天,便歇了声息。更多的讯息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村里人慢慢淡忘了这一家人。
时间来到六月十号,宜嫁娶的日子。
张文心和葛泰到婚姻登记处领了证,蓝圆圆终于用上了杜生送她的新年礼物,给他们拍了一组照片。
领完证的两人并没有回村,直接前往省城。葛泰要回运输队上班,而张文心和于知乐几人准备去码头接远洋队。
“文心,恭喜你。”于佩兰得知他们的喜讯,笑眯眯地送了一套喜庆床上四件套,“什么时候摆酒?姑姑姑父提前安排好时间,回去喝你这杯喜酒。”
张文心大大方方接过,应道:“七月十八,姑姑姑父,你们一定得来。”
晚上,贺有安在于知乐房间铺了一张行军床,好让四个女孩能住在同一间房。
“文心,结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于初月又问起这个问题。
蓝圆圆也好奇,翻身竖起耳朵听。
“很奇妙,很复杂。”张文心原封不动地搬了于知乐当初的答案。
于初月自然记得这句话,嘀咕道:“到底是什么感觉?要不我也找秦云柏结个婚试试?”
闻言,于知乐三人不约而同扑哧笑出声。
“这有什么好试的?结婚这事,肯定得考虑清楚。”于知
乐笑道。
四人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话题很快就转移到别处去,她们说说笑笑到深夜。第二天一早被于佩兰叫醒时,个个都睁不开眼。
贺有安要回厂安排船靠岸后的事宜,天微亮就出了门。
“你们真是,以后可不许聊这么晚了。”于佩兰端来热粥,“熬夜伤身体,事后睡三天都补不回来。”
温热的稀粥落肚,四人精神了些。
张文心嘻嘻一笑,叠声应好,又道:“佩兰姑姑煮的粥真好喝,绝对是罐头厂家属院一绝。”
一同插科打诨,她们躲过了于佩兰的絮絮叨叨。
吃过早饭,五人一同出门,前往远洋队准备靠岸的码头。
此时,码头已经被船厂的员工围出一片空地,而罐头厂内部运输组的人已经准备就绪。
周围的人并不少,除了来接家人朋友的,还有来凑热闹的。
于知乐一眼便看见挤在人群最前面的乔老师和乔主编,身材相对瘦弱的夫妻二人在旁人的拥挤下,不自觉加重了捉握相机的力道。
“人真多。”于佩兰感叹,“之前的船规模没这么大,来的人也不多。”
这艘船隶属船厂,据说是因为定制方出了一点小事,需要延后收货,所以船厂才想了这个法子赚点运转的钱。
她的话音刚落,汽笛声从远处传来,海天相接处出现一个小黑点。
“回来了!船回来了!”大家一下沸腾了起来,踮脚伸长脖子看向海面。
大吨位船只的速度相对较慢,过了很久,大船才在岸边停靠好。
于白薇与队员合力将跳板从船上放下,使其搭在码头上,形成一个稳定的通道,才招呼船厂和罐头厂的人上船搬东西。
此前,冷藏运输船会定期与母船交接,将母船处理好的鱼运回来。这是最后一批,也是数量最多的一批。
一箱箱冰鲜鱼被搬上货车,一辆装满,又一辆补位等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