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373)

作者:啾十二 阅读记录

于知乐长舒一口气,调整心情,给他分享最近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周岳生认真听她讲话,时不时应上两句,让她吃饭讲话两不耽误。

吃过饭,两人一起收拾好碗筷,而后坐到秋千上继续说话。周岳生告诉于知乐家人们的近况,她说与朋友们相处时发生的小趣事。

时间飞速流逝,一眨眼就到了晚上十点,天色如墨。

于知乐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轻,最后靠在周岳生的肩膀上睡了过去。

周岳生将她抱回房间,在她的额头轻吻,才轻轻带上门。他又取罐头喂爬爬和摩尔,紧接着关掉屋檐的灯,走出于家小院。

下一秒,他的身影完全溶于夜色,往集合地点而去。

次日清晨,于知乐睁眼,翻身看向书桌,久久不能回神。

周岳生的出现像一场短暂的梦,桌面的礼盒是他这

次回来的唯一凭证。盒子里是一条嫩黄色的碎花裙子,非常适合夏天。

于知乐换上裙子,在镜子前照了照,又换成常服。

张文心给她带来早餐,姐妹两人吃完后,到加工小院去巡视。

在等到通电期间,加工小院进行了扩建,如今已经有省城罐头厂三个车间大。机器运行着,生产线上的所有人聚精会神地盯着机器,丝毫没有因为两人的到来而分心。

“以后定期收集口罩和手套给制衣小组清洗。”于知乐说。

紧接着,她事无巨细地将副食品小组的流程告诉张文心,着重提醒了其他几个要点,要求她每天进行检查。

张文心笑了笑,打趣道:“交待得这么详细,难不成你打算去佩兰姑姑家住一辈子,我可不许。”

“你又不在家给我留位置。”于知乐哼哼两声,开起玩笑。

张文心和葛泰好事将近,这段时间经常被她和于初月调侃。

两人走出加工小院,张文心搂住她的肩膀,说:“谁说没有,我以后的房子都给你留一个房间,随时来找我。”

“知道了,知道了。”于知乐看了一眼迎面走来的葛泰,撞了撞她的肩膀,“去谈恋爱吧,我不打扰你了。”

说罢,她回家收拾行李,进城坐火车去省城。

于知乐这次只在省城住了两天,过完节就往回海县,正好在海东镇与蓝圆圆结伴坐于二爷的牛车回村。

她问清楚了远洋队回来的时间,与她约定好到时去码头迎接她们。

“他说趁着秋季广交会将机器弄回来,已经找好存放的地点。”蓝圆圆传达杜生的意思,“他还让我给你们带了几本书,说可以参照这里的经验进行管理。”

说着,她从包裹中翻出两本有尾指指节厚的笔记本。

于知乐接过翻看,映入她眼帘的是一篇日记。日记的主人应当是工厂管理层,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上班每一天发生的事,其中有不少关于管理工人的感悟。

她只粗略扫了两篇,便合上本子,打算回家再好好研究。

“看,他又给我带了很多书。”蓝圆圆随手拿出一本时装杂志。

艳丽的色彩让周遭的氛围都活跃了几分,两人将脑袋凑在一块,研究起港城与国外当下的潮流。

很快,牛车停在于家小院门前,于二爷用烟斗敲敲车辕,提醒她们。

“谢谢二爷爷,这是我姑姑姑父包的粽子,您尝尝。”于知乐往车上放了几个粽子,“姑姑特地让我送给你的。”

于二爷只好接受,然后慢悠悠地赶牛车回家。

回村后,蓝圆圆一头扎进了时装杂志中,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待在制衣小组,誓要与张海雁研究出新奇但又不会过于大胆的夏天裙装。

村里的姑娘们找她们做衣服,反而成了她们的模特,个个收获了一身漂亮且与众不同的裙子。

充实的日子过得很快,夏天悄然而至,天气慢慢变热,大集上开始出现西瓜、荔枝等夏季专属水果的身影。

村里人的穿着也逐渐清凉,换上了短袖和七分裤。

休息日,副业组众人换上新做的衣服,结伴进城逛街,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惹得路人打听她们做衣服的地方,为制衣小组带了不少工作。

某天清晨,蝉鸣声阵阵,村中心传出吵闹声。

吴兰家一侧的豁牙大娘站在她家大门前,破口大骂:“吴兰,吴海耀,你们母子要死啊,能不能收拾收拾家里?垃圾的臭味都传到我家这边来了。”

大娘的骂声引得一些村民围观,但屋里没人应声。

大爷跟着骂了两句,大人还是没有反应,反而脏兮兮的于富来开门了。

于富抓着一块饼子,说:“奶躺在床上,好几天没起来了,叫她也不应。”

众人一听,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