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知乐对此并不意外,于初月总是把小本子揣口袋里,一有空就会掏出来背单词。
两人聊天话题向来天马行空,很快又转移到别处。聊到深夜,她们才回屋休息,天亮后又各自前往不同的副业小组。
日子循环反复,但也算有滋有味。
三天后,城里传来大消息——镇罐头厂人事发生巨大变动,原厂长和他的肥秘书都被抓去蹲大牢了,副厂长李如心直接晋升为厂长。
李如心上位后,动作也不小,又进行了生产线的大调整,在镇上掀起了很大的风波。
“没想到居然是他们,太阴狠了。”张文心愤愤不平道。
于知乐早有预料,反应平平,说起五个帮凶的处置。
在刘书记据理力争下,这五人不仅要去农场改造,还要回到户籍地和周边县城进行游街,替海隅牌澄清此前的种种谣言。
“总会有眼红的人,我们要做好内部管理。”于知乐记起杜十收买人的事,“最起码做到问题不出在自己人身上。”
张文心和于初月深有同感,三人又开始开始讨论京市罐头厂选人的标准。
厂房破土动工之日在即,她们打算同步筛选首批工人。等厂房建好,就可以分批将大家的户籍迁到京市,到时不至于手忙脚乱。
在她们收到消息的第二天,那几个小流氓便开始游街澄清。他们在各自家乡本来就是过街老鼠,如今没了仰仗,前去看热闹的人并不少。
海隅牌的名声因着这个机会被更多人熟知,大大小小的订单接踵而至。
看着葛小菊和张灵带回的一沓单子和花花绿绿的定金,副业组众人都很开心,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投身生产线。
“再歇两天,等我安排好日程表。”于知乐笑道。
众人纷纷应好,也叮嘱她要注意身体,不要过度操劳。
副业组小院一如既往地热闹,大家或讲村里的小八卦,或谈论乔老师寄来的最新报纸上的各则新文。
突然,一道清亮的声音脱颖而出,成为小院里的焦点。
那人说:“白薇她们出海也差不多三个月了,是不是快回来了?不知道她们收成怎么样。”
于是,众人的话题集中在远洋队上,不可避免地提起当初占了省城日报半个版头的报导,气氛更加热烈。
大家没注意到,一道身影在门外停留片刻,随后悄然离开。
于知乐边校对订单与定金,边想远洋队的事情。
临近端午节,于佩兰的工作任务变得繁重,不能回村过节。这几天,蓝圆圆不在,于知乐便决定去省城陪他们过节,正好可以向贺有安打听一下情况。
天色逐渐变暗,众人陆续离开小院,回家做饭。
于知乐一直待到做好生产日程表,用图钉将其固定在小院新增的大记事板上,才慢慢悠悠回家。
她做着放松肩颈的动作,瞄见自家小院上方散发出朦胧白光,觉得奇怪。
谁知,一推开门,出现在她眼前的是周岳生的身影。
周岳生端着热气腾腾的菜,闻声回头,说:“去洗手吧,我再炒一个青菜就能开饭了。”
水缸是满的,水瓢几乎与瓦缸边沿齐平,因为微风轻拂而随意飘动。
而小院里的所有东西整整齐齐地回归原位,地上的落叶被扫干净,就连花草树木也被仔细修整过。
于知乐随意洗过手,站在厨房门口,浅笑着看在油烟中挥舞着锅铲的周岳生。
看了好一会,她上前张开双手虚抱住他的腰,笑吟吟地说:“捉到你了,我的田螺先生。”
“怎么进来了?这里油烟大,出去等开饭。”周岳生转身摸摸她的脸。
于知乐没有离开,踮起脚亲了亲他,反而被他环住要加深了这个吻。
糊味在厨房悄然扩散,两人蓦然回神,再看向灶台,只能看得见一团看不出形状的焦黑物体。
见状,于知乐默默出了门,坐着乖巧等开饭。
周岳生先熄灭灶下的火,再舀水清洗用具,然后到后院菜地重新摘了一把菜,用蒜蓉清炒。
所有菜上桌,三菜一汤,散发出诱人的味道。
“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去副业组小院找我?”于知乐顾不得吃饭,一口气问了好几个问题,“是休假吗?能留多久?”
灯光之下,她的下颌线比从前更加清晰。
周岳生满眼心疼,不断给她夹菜,并逐一回答她的问题。
他去过副业组小院,见她在忙,便没有打扰。这次也不是正式休假,今晚就要离开。
于知乐有点失落,哦了一声。
“等你睡了,我再走。”周岳生明白她的心思,但只能握手宽慰,“你又瘦了,多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