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370)

作者:啾十二 阅读记录

围观群众一片哗然。

一切在于知乐的预料之中,她并没有慌张,反而慢慢悠悠指着人群中另一个人,问:“这位客人,您又是从哪来?您随身带着我们海隅牌罐头的瓶子,也有冤要申?”

在场所有人顺着她手指所指方向望去,看到了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

男人突然成为人群焦点,愣了几秒,连忙切换表情,着急忙慌地把玻璃罐往地上一扔。

他没扔到指定地点,而玻璃罐结实,没有破裂,反而是咕噜咕噜地滚到了于知乐脚边。

全场静默,看完玻璃罐翻滚,又将视线转移回男人的脸上。

男人皱着脸,磕磕巴巴地说:“我,我是山县,我,可怜,可怜

我那七十八岁的老爹,本来只是咳嗽,咳嗽,想吃点好的补补身体,谁,谁知吃了你们——”

“吃了我们海隅牌的罐头,前几天咯血死了。”于知乐淡定地接上他的话头。

男人瞪圆了眼,拼命掐自己的掌心,挤出几滴眼泪。

最后一个人企图悄悄溜走,但于知乐没有放过他,直接大跨步走到他身后,反手来了一个过肩摔。

他发出痛苦的声音,同款玻璃罐从他怀中滚到大家眼皮底下。这个罐子稍有不同,里面的海货还很满,但颜色并不太正常。

“这位客人,我看您脸色红润,应该不是自己吃坏身子,请问您有什么问题呢?”于知乐双手抱臂,面无表情地猜测,“海县人?还没来的吃,打开就闻到了臭味?”

那人脸色涨红,说不出一个字。

于知乐忍不住鼓掌,说:“这真是一出好戏啊,五个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没有经过商量就在同一天来找我们算账,而且还要先在别的摊子坐到中午,等人最多的时候才开始出来讨伐我们。”

“欸,对耶,死爹这个人我早上来吃粉的时候见过,他鬼鬼祟祟地盯着粉面摊。”一位穿着附近船厂工作服的大家出来说话。

其他人纷纷开始指认其他人,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甚至拼凑出了他们早上在大集上的运动轨迹。

几人不承认,大喊他们认错人了,并且高喊着让海隅村赔钱。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周围的人哪儿还不懂,他们就是来讹钱的,恨不得一人一口唾沫淹死这几个小流氓。

这时,宁谭、刘英和杜生的手下都到了。除了后者形单只影,另外两人都带了人前来。

见主角到齐,于知乐让陈昭捡起所有的瓶子,朗声道:“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他们的目的,现在我要揭穿他们的谎言,有同志愿意出来当见证人吗?”

她的话音一落,很多吃瓜群众踊跃举手。

“感谢大家。”她道谢,转而看向刘英,“那麻烦刘书记和宁部长帮忙选出五个识字的见证人。”

有人悄悄放下了手,但举着手的人已经很多。

刘英隐约能猜出她的澄清法子,宁谭不明所以,但照她的话随意指了三个人。

“几个月前,我们海隅副食品加工厂向公社提交了一份申请书,内容是今后加工厂会按照生产批号向所有采购我们罐头的供销社供应罐头。”于知乐掏出一张纸,“这是我们生产批号的统一表示系统。”

紧接着,她又拿出记账交接罐头的条子,高声道:“这是我们村配送队与各供销社交接的条子,上面明确记下了各供销社收到的最新一批罐头的生产批号。”

刘英肯定了她的说法,并说出了她们提交申请书的准确日期。

然后,于知乐示意陈昭把玻璃罐子递给见证人,她自己则给见证人派发条子。

五个见证人左看看条子,右看看瓶子上的标签,反复确认了几回。

而后,几人互相交换手里的东西,又认真看了起来。

他们很快发现其中端倪,开始嘀嘀咕咕,最终得出结论,然后推选出一名代表。

“我们五个人认真看过所有条子,上面都有一串特殊的数字组合,而且有各供销社的印章。”代表朗声宣布,“也认真看过瓶子标签上的数字,发现上面的编码与镇上供销社条子上的数字一样,所以我们推测这些罐头全都是在镇上买的,他们想诬陷海隅村的人。”

周围的人又是一片哗然。

扭头再看,那五个小混混脸上已是一片颓然,就差亲口承认诬陷的事实了。

宁谭与公安们在他们面前一字排开,鼓起手臂的肌肉,吓得他们屁滚尿流,当即承认自己受雇于人来陷害海隅村。

他们唯一没撒谎的是户籍所在地,而且真的不知道幕后的人是谁。

他们是当地出了名的小混混,有一天晚上突然被一个年轻的男人找上,年轻男人给了他们五张大团结,让他们去供销社买一罐海隅牌罐头去指定地点再对方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