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知乐很快适应她的节奏,偶尔提出问题。
下午四点整,秘书终于合上资料,停下嘴。
“休息一会,好好消化今天学到的东西,晚六点准时开表彰会。”王素梅对于知乐吸收知识的速度也很满意。
于知乐点了点头,而后长舒一口气。
与此同时,于潮川领着女子远洋队的成员走进船厂,引得其他来试训的人纷纷侧目。
第188章
“她们是来试训的?怎么敢的?”
“大腿还没我胳膊粗,出了海,随便刮阵风就能把她们刮起来。”
议论声伴随着嗤笑声响起,这种情况甚至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于白薇一行人对周遭声响置若罔闻,目光坚毅地向试训地点走去。
到了指定地点,她们发现此次参加试训的捕鱼队已有超过一半到达,且各队分区站立,界限分明。
其中,有些曾与于潮川出过远洋的领队,连忙上前寒暄。不过他们言语间,同样对他身后的女子远洋队流露出不以为然的态度。
“各位队长先来我这儿登记基本信息,然后抽签决定顺序。”说话的是个年轻的男人,他的声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众人视线往入口处汇聚,见到几个神情严肃的人踱步而来,大家不由得挺直腰板,生怕掉了印象分。
拢共二十个队伍,秘书很快登记完毕,开始宣布选拔环节和详细内容。
整个流程不算复杂,先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再考核专业知识,最后是心理素质测试。
“任一环节达不到合格分的队伍淘汰。”秘书继续道,“所有考核结束,总分最高的队伍将会受聘于红星船厂,聘期一年。”
说罢,他开始组织抽签,并依照抽签顺序分组考核,每次考核四组。
海隅村被分到第三组,第一轮由于生理结构的差异,她们分数达到及格线水平,但排名倒数第一。
一瞬间,刺耳的贬低话语再度响起,于白薇等人耳边充斥着嘲笑声,她们仍然不当一回事。
第二轮开始,情况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海隅村女子远洋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以极高的分数在第二、三环节取得断层第一。
“试训结束,最终脱颖而出的是海隅村远洋队。”秘书宣布最终结果。
全场静默,但其他人却不得不服,只能离开。
于初月认真阅读聘请合同,确认无误后,笑眯眯地在落款处盖上海隅村的章子。
“初定3月8日出海。”秘书翻开记事本,“出发前要与其他工作人员磨合,所以队员要在2月20日到省城集训。”
于初月点了点头,追问细节,并逐一记录进记事本。
一行人走出船厂时,天色微暗,街道人影稀疏。
而此时此刻的省城罐头厂的表彰大会才刚刚开始,全体人员起立奏唱国歌,奠定了庄重严肃的会议氛围。
紧接着,主持人宣读表彰决定、领导颁发证书与奖品、先进代表发言、文艺表演、厂长致辞,会议按照既定流程顺利进行。
在激昂的厂歌合奏声中,表彰大会结束。所有人眼睛里闪烁着热切的光芒,恨不得立即投身工作岗位,大展身手。
于知乐看着斗志昂扬退场的大伙,长舒了一口气,太阳穴却因为长时间集中精神而隐隐作痛。
“感觉如何?”王素梅问。
于知乐开玩笑道:“现在脑袋像浆糊,但觉得海
隅副食品加工厂前途一片光明。”
向来不苟言笑的王素梅听了这透出亲昵意味的话,眉目舒展,周身气质变得和煦而亲切。
两人并肩而行,在罐头厂门口分开。
于佩兰在等于知乐,见她满脸疲惫,笑道:“看样子,今天收获不小啊。”
于知乐笑了笑,上前挽住她的胳膊,头侧歪轻靠在她的肩上,梳理起今天汲取到的管理新知识。
于佩兰时不时出声补充,姑侄二人边走边说,很快就到家。
一进门,于初月兴奋报喜:“乐乐,我们顺利通过试训了!”
“还是大比分胜出。”贺有安打趣道,“考核结束还没半小时,整间厂子都知道海隅村女子远洋队的大名,都盼着见上一面呢。”
他和夏厂长帮海隅村争取了试训名额,为了避嫌而没有参与考核评分,她们通过的消息还是从同事口中听说的。
“我就说她们一定能行。”于知乐笑道。
女子远洋队复兴迈出第一步,村里的加工厂即将用上机器并开始工厂化管理,副业组的一切在向好发展。
晚上,于知乐和于初月嘀咕了半宿,在下半夜才迷迷糊糊睡去。
第二天中午,于初月与远洋队一起回村。
而于知乐继续留在省城,她还要在罐头厂上班。收尾工作不算多,她这最后的三天过得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