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知乐二人进了屋,先递上材料给工作人员审核,然后开始填写申请表格。
工作人员确认材料无误,核对表格信息完整后,取出新的结婚证,认真誊抄两人的基础资料。
钢印落下,所有流程结束。
“吃喜糖。”周岳生掏喜糖的动作
有点僵硬。
工作人员扑哧一笑,祝贺道:“谢谢,祝你们百年好合。”
出了登记处,冷风迎面而来。
周岳生走在前面挡风,时不时伸手进大衣口袋确认结婚证的存在。
于知乐注意到他的小动作,在他又一次确认时,脱掉手套,在口袋里与他十指紧扣。
到了照相馆,照相师傅一眼就识别出两人是刚领完证的新人,热情指导两人合照姿势。
“我不拍,她拍。”周岳生说。
师傅以为自己马失前蹄,尴尬一笑,默默地给于知乐拍照。
“一周之后就能来拿相片。”师傅说。
于知乐应好,将凭条夹在结婚证里。
两人离开,驱车去接蓝圆圆,让站在原地的照相师傅摸不着头脑。
蓝圆圆心情很不错,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分享过年期间的行程,说话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等她分享完,于知乐给她递喜糖,让她又惊又喜。
“乐乐,恭喜你。”蓝圆圆开心地抱住她的手臂,“他在港城给我买了一栋楼,等我们可以自由去港城了,我送一套房子给你当结婚礼物。”
她语气轻松得像在说送一把葱,让于知乐一时没反应过来。
于知乐回过神,调侃道:“包租婆真大气。”
蓝圆圆追问词语的意思,顺便学习了新的知识。
三人回到于家小院时,已是下午一点,距离他们离家还有四个小时。
“圆圆姐姐,我是你让我画的花。”小宝递来一张暖黄色的糙纸。
纸上整齐排列了十几个与花、海浪有关的小图标,还是用彩色蜡笔画的。
“谢谢小宝,姐姐都很喜欢。”蓝圆圆眼睛一亮。
她纠结了很久,经过权衡,最终选了一个最容易绣的标签。
在与家人分别前的四个小时里,于知乐心情颇为惆怅,凭着很快会再相见的信念维持平静。
离开前,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吃了一顿。
在分离前的最后时刻,于知乐和周岳生相拥无言。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我在京市等你。”周岳生说。
汽车启动,很快消失在所有人的视野中。
于佩兰经历过太多这种场景,搂住于知乐的肩膀,轻抚宽慰。
于家小院一下变得空荡荡,但好在还有放假到年初十的于佩兰、贺有安和搬回来住的蓝圆圆,不至于安静到有回响。
从这天开始,村里的年味逐渐消减,副业组众人开始复工。
暂时没接到新的订单,蓝圆圆便召集张二婶娘和她的老姐妹们绣图标,两三天便积攒了一百来张品牌标志。
到了年初十,于知乐和于初月陪着远洋队一起前往省城。
前者去省城罐头厂完成收尾工作,顺便参加表彰会,而后者带齐签约需要的章。
一行人抵达省城时,刚好是罐头厂下午上班的点,于知乐在车间逛了一圈,便前往厂长办公室。
“我试了你们那几款虾罐头,很不错。没能留住你,真的是罐头厂的一大损失。”王素梅给她冲了一杯红糖水,“厂里业绩能攀升,有你的功劳。”
于知乐应声:“这得归功于王厂长您的英明领导。”
她不是在说奉承的假话,多亏了王素梅的大义灭亲,如今厂里的工作氛围与以前截然不同,之前王副厂长管理的车间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除掉一个王副厂长,对于现阶段的罐头厂,远比留住她重要得多。
“有头脑的年轻人能干大事,有头脑且谦虚的年轻人能走得又高又远。”王素梅看她的眼神里满是赞赏。
眼里藏着同样野心的两人相视一笑。
下一秒,王素梅收敛周身的气场,化身和蔼的长辈,说:“听说你领证了?恭喜。”
说着,她拿出一个用亮色花纹布包装得精美的盒子。
“谢谢您的礼物。”于知乐浅笑。
王素梅站了起来,理了理衣领,说:“走吧,真正的新婚礼物还在后面。”
推开办公室门,她的秘书已经在门外等待,递来两份会议章程。
王素梅在三个小时内安排了三场会议,内容都与罐头厂管理相关。她让于知乐作为临时秘书,旁观学习。
会议结束,于知乐还没来得及大喘气,王素梅又把她拉回办公室。
紧接着,秘书又向她讲解年后表彰会的流程,以及前期的准备工作,大有不把她的大脑塞满不停下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