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泰很自然地拿过她的笔记本,递给她一个灌了热水的瓶子。
小情侣并肩离开,于知乐和张文心相视一笑,也结伴走出小院。
巧合的是,已有一个多月没见面的李然迎面而来。
两人微笑点头致意,李然的脚步略显迟疑。
擦肩而过时,他还是开口叫住了她们,于知乐二人应声转身。
“我被推选为第二批工农兵学员,年后到粤省海洋学院报到,明天就会离开江省。”李然说。
于知乐二人异口同声道:“恭喜啊。”
李然朝她们深深鞠了一躬,继续说道:“非常抱歉之前给你们带来这么大的困扰,希望你们能原谅我的过错。”
于知乐从未在意过他的想法,而于初月心境早已不同往昔。
两人只是笑了笑,让他不要放在心上,随后转身离去。
李然在原地停留半响,露出释然的笑容,重新迈步前行。
于知乐到于海宗家吃过午饭,带上新的计划书骑车去镇上找蓝圆圆。
汇合后,蓝圆圆将自行车放在家里,带着她在错综复杂的小巷子里七拐八拐,来到一个普通小院前。
第182章
大门左侧挂着一个铜绿色的铃铛,在北方的吹掠下泠泠作响。
蓝圆圆上前随意摇动几下,院内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开门的是杜生,他眼含笑意将两人迎进门。
“乐乐找你,你不用管我。”蓝圆圆说。
杜生颔首回应,但还是吩
咐手下去冲泡果茶和拿小零嘴。
“在原基础上加入了实地考察,内容也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做了调整。”于知乐递上新的合作计划书,“附录部分是宣传方式畅想,或许将来能用上。”
她准备以海隅村副业组的名义打造一个国民零食品牌,杜生在背地负责前期厂房的建立和生产线的搭建,而海隅村承担后续的生产任务和经营。
前半部分内容改动少,杜生只随意扫了几眼。
计划书翻页过半,他神情逐渐严肃认真,偶尔还会陷入沉思状态。
另一边,于知乐和蓝圆圆小口啜饮香甜的果茶,后者小声将自己喜爱的小零食安利给好友。
许久之后,杜生合上计划书,语气感慨:“你有这样的商业头脑,如果生在港城,必然能成为商界翘楚。”
他眼里满是赞赏,如果这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他会不惜重金游说对方到港城发展,借她那超越时代局限的想法搅动风云。
想着,他内心冷却已久的火焰逐渐燃烧,人过五十竟再生出重闯商界的冲动。
听到他提及港城,于知乐的思绪开始回溯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记忆锚点最终锁定在1971年。
“我出生在这儿,也能等来属于自己的时代。”她的回答自信从容,随即笑了笑转移话题,“不过,如果我现在身处港城,又有资金支持,可能会选择投身房地产行业或建筑行业,虽然会有波动,但未来十年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后半句一出,杜生神色一凛,眼底闪过透着审视意味的精光。
于知乐与他对视,毫不怯场。
“我就知道,李芸肯定也向你说起过她在港城生活的姑姑。”蓝圆圆突然开口打断,“我记得她姑父是什么金融公司的。”
说话间,她好奇地瞄了一眼桌上有半个指节厚的计划书。
杜生直接将计划书推到她面前,说:“你也看看,反正以后都是你的。”
蓝圆圆将他的话当作耳边风,自顾自地开始翻看。
杜生的目光重新落到于知乐身上,他自然不相信朋友之间的简单闲聊能带给她这么多信息,但蓝圆圆的存在歇了他探究的心思。
“你提前准备好申请,我会找人去弄地建厂房。”他停顿片刻,继续道,“至于机器,再等等,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于知乐应好,便不再作声。
院内气氛就此沉寂,两人各自沉思,蓝圆圆则安静地接受新奇想法的冲击。
她逐字逐句读完计划书,呆若木鸡地直视前方,脑海里飞速掠过一个模糊的想法。
“回神了。”杜生在她面前打了一个响指,“去吃饭了,免得你们回村的时候走夜路。”
蓝圆圆回过神,眼里闪烁着光芒,直勾勾地盯着于知乐。
“怎么?我脸上有巧克力饼干渣?”于知乐问。
蓝圆圆摇了摇头,说:“乐乐,你太厉害了,我要向你学习。”
“好,从今晚搬回我家住开始。”于知乐打趣道。
蓝圆圆点头如小鸡啄米,激动地分享自己看完计划书后的看法,又大胆问出不明白的地方。
于知乐逐一给她解答。
杜生在前面竖起耳朵留意两人讨论,心情颇为愉悦。
三人到了国营饭店,时间还算早,店里没坐满人,但吃麻辣烫的客人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