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347)

作者:啾十二 阅读记录

接着,她补充最终工作成果:“上个月经过小组讨论,我们调整其中一个虾池的饲料配方,长势很好,这批年前能出池。”

她的话音落地,其他人纷纷面露喜色。

海带的生长情况也很好,陈老和罗平老师一致认为年中会大丰收。

然而,这次会议的重头戏在副业组。

所有人的目光汇聚在于初月身上,屏气凝神听她讲话。

于初月翻开账本,将副业组成立后的每月支出和收入逐一列出,而后说出盈余金额,最后才是总分红。

“多,多少?”有人惊讶反问。

于初月将装钱的袋子打开,露出一捆捆花花绿绿的票子,重复道:“一万七千六百五十二。”

整个屋子陷入静默状态,大家面面相觑。

村里收成最好的年份总收入才三万多,一家就能分得到两三百,他们没想到第一年副业分红就有一百多。

“今年家家户户都能过个肥年了。”大队长感叹。

老支书嗯了一声,难得喜形于色,说:“零头留着,公中再出点钱,今年宰五头大肥猪。”

于初月点头,又在账本记下一笔数。

之后,室内气氛持续高涨,即使在批评不足的环节,大家也面带微笑地认真倾听,并表示会积极改正。

与此同时,副业组小院也相当热闹。

陈昭在吹嘘一骂十的辉煌战绩,还声情并茂地进行场景重现。

在场的人被逗得前仰后合,手上的动作都停了。

“你这次回京市还去了哪儿玩?”葛小菊努力回想在报纸上看过的景点,“有去长城吗?故宫呢?”

“我去看拍电影了。”陈昭应道。

说着,他才想起还有好消息没告诉大家,于是大声宣布:“小宝被选上去拍电影!”

这是海隅村前所未有的事,引发众人强烈的好奇,大家七嘴八舌,纷纷追问。

“你长得这么俊,声音也好听,怎么没被选上呢?”有组员说。

陈昭开玩笑道:“人家导演没看上我的脸,说我更合适去当播音员。”

组员们认真地反驳前半句话。

陈昭打了个哈哈,简单地讲了讲片场的工作流程,提到在片场遇到的演员大多出演过知名作品。

八卦是人类的天性,大家对演员在荧幕前后差异的故事听得津津有味。

陈昭讲起故事总能让人身临其境,即使工作结束的人也舍不得离开,原本想进图书角的人也坐下来听,甚至吸引住了一些路过的村民。

“咦?怎么这么多人?”开完会的张文心远远见了人头攒动的场景,发出疑惑的声音,“我们副业组什么时候悄悄扩张规模了?”

瞥见陈昭在人群中侃侃而谈,她顿时觉得不足为奇。

陈昭也注意到了她们,做了个暂停的动作,说:“今天就说到这儿,如果大家还想听的话,明晚记得准时到旧仓库。”

大伙意犹未尽地散去,小院瞬间变得空旷。

“叶成玉确实很有想法,你很适合去当讲师。”于知乐笑道,“以后你多去给讲课,大家积极性会更高。”

陈昭倒不好意思了,挠了挠头。

张文心笑他,两人又要开始斗嘴,被于初月提前制止了。

两人互相哼了一声,坐在了对面。其他人见惯了这样的场面,早已见怪不怪,随意找了个位置坐。

于初月先公布了去年的收益,在场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紧接着,于知乐宣布各小组的年前安排。

“副食品加工小组做一批虾干和斑节虾罐头,这两天小菊和张灵带上试吃跑跑供销社,顺便去屠宰组问问生虾的收购价。”

“鱼糜小组尝试一下做鱼面,如果国营饭店那边反馈好,年后就再增加人手。”

“海梅再选几个人,村里又批了两块地,开春多种点需求大的菜。”

……

众人干劲满满,听得很认真。

在她们开会的时候,于迟被选去拍电影的消息传遍了整条村子。

大家都很感慨,年初于家因为于海光的死讯几乎分崩离析,可过了几个月,情况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临时制衣小组的人也听说了这件事,边干活边讨论。

“所以说,人还是不能做亏心事,老天都看在眼里。”张二婶娘煞有介事地瞟了吴兰家方向一眼,“要不老了就会像那位一样遭报应。”

闻言,张海雁莞尔一笑,低头继续裁衣片。

张二婶娘的老姐妹们却深有同感,低声念叨起从前拜神时的祈福话。

这一幕在许多家庭同时上演,而于知乐对此一无所知,她正在伙同于初月打趣张文心。

“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我对象在身边了。”张文心朝她们做了个鬼脸,而后小跑到葛泰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