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考察那几天,她们跑了很多地方,对京市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明白了知青们为什么这么想回城。
京市比江省的省城繁华太多,这儿的人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生命力。
于初月不习惯分离,心情低落,轻声附和。
“我们很快就会回到这里,以后还要在这里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久到你们会想念海隅村的海。”于知乐自信道。
“我相信姐,到时我要跟着姐回京市干大事,让那些只能靠爸妈的人大跌眼镜。”陈昭发出哼哼的声音,“让他们不仅嘴皮子没有我利索,还没有我有出息。”
这话一出,张文心想起他单枪匹马把十个人骂哭的辉煌事迹,追问起细节。
枯燥的坐车时间让陈昭蓬勃的表达欲在此刻井喷,他从自己一岁讲起,一口气讲了三个小时,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全盘托出。
他一岁那年,陈桦就回到了一线,时常要出任务,所以一直都是他爸在照顾他。而他爸单位分的房子就在那个大院,所以他不在军区长大,下乡前都不认识周岳生和秦云柏。
与十人团结怨是在初中那年,他们想作弄大院里一个刚刚死了父亲的小孩,但他不想,放学回家的路上遇见对方,顺口就把这事告诉了他。
小孩很聪明,不仅戏弄了十人团一番,还把这件事捅到了街区,让十人团回家后还挨一顿狠揍。从此之后,十人团就恨上了他俩。
第二年,小孩就跟着妈妈去了西北。十人团就把枪头对准陈昭一人,可惜陈昭发小很结实,他们没讨得个好。
高中没有读完,学校停课,他们托家里人的关系找到了工作留城,他直接报名下乡。
近两年,很多同一批下乡的同学铆足劲想回城。他们知道之后就换着法子嘲笑他,写过信,发过电报,但是他压根不在乎。
这次回家探亲被他们逮着了机会,他们在大院里大肆嘲笑他。他忍无可忍就用从组员那里学来的骂人方法招呼他们,谁知他们竟然一点反手的能力都没有,甚至有几个人当场被他骂哭了。
“原来如此,我再教你几招,下次你再骂狠点。”张文心兴致勃勃地说。
两人开始嘀嘀咕咕研究起骂人的法子,很快胡双也加入了他们。
蓝圆圆看着沉醉的三人,哭笑不得。
于初月跟着笑了两声,下一秒又恢复蔫答答的模样。
“才分开几个小时,这么快就想秦云柏了?”于知乐捏了两下她的脸,打趣道。
于初月坦诚点头,问她怎么看着一点也不伤心。
“因为这里一直记着下次见面的时间。”于知乐指了指心脏的位置。
于初月想起她在逛街那天的提醒,思绪飘远。
现在的她尚且不知道下一次与秦云柏见面是什么时候,两人甚至因为各自原因找不到合适的通话时间,只能依靠书信和电报交流。
等秦云柏出国学习,他们甚至连书信都不方便往来。这一认知让于初月呼吸一滞。
于知乐也在思考相同的问题,不着痕迹地叹了一口气。
她问了周岳生,也向曲蓉她们打听过,出去交流学习的机会难得,名额会在单位内部消化,其他系统的人想插手也难。
不过,上次科学家受伤的风波还没有过去,形势相当紧张,上面在这一两年内不会有这方面的打算。
“初月,如果有机会,你会出去吗?”于知乐突然开口,表情严肃,“不是为了秦云柏,我问的是你真正的想法。”
清楚其中深意的于初月被她大胆的想法震惊,愣了几秒。
紧接着,她露出自信的笑容,应道:“那当然,我就喜欢做有挑战性的事情。”
她的语气像极了许久之前在海边回答张文心的问题时的样子,带着自信且兴奋。
见状,于知乐也露出微笑。
蓝圆圆不明所以,但被于初月张扬的笑容感染,心底迸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
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下次再与百货商场谈合作的时候要更勇敢地争取利益。
一张桌子无形间将车厢分为两半,这边三人各有各的心思打算,另一边三人讨论骂人点子讨论得热火朝天。
火车哐当咣当行驶了很远,到了中午,走廊飘来饭香。
张文心饿得肚子咕咕叫,对陈昭说:“先吃饭,下午再教你点别的。”
“成!”陈昭兴奋回应,“我去买饭,你们等着。”
没几分钟,他抱着六个铝制饭盒回来,胸前被烘得热乎乎的。
他把所有菜式都买了,大家每样都尝了点。
现炒的饭菜口感味道都很好,而且份量很大。
吃饱喝足,他们又聊了一会,张文心和陈昭才回隔壁车厢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