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苗已经长到小孩半臂长,陈老带着捕鱼队往养殖筏上挂陶罐来施肥。
于海竹根据当前的配方和于海兰从胡老三那儿学到的调味知识琢磨出一款新品,因符合海县人的口味而大受欢迎。
“还有斑节虾,已经有很多供销社来预订了。”于初月声音微哑。
她和张文心一人一句,事无巨细,不间断地讲了将近一个小时。
“乍一听,我还以为自己来了京市一个月呢。”于知乐探身取过水杯,递给她们,“赶紧润润嗓子。”
于初月咕噜咕噜喝了半杯,笑道:“要是咱们真分开了一个月,那起码得说上三天三夜。”
张文心忙不迭点头附和。
此时,院子传来开门声,于海光回家了。
窸窸窣窣的说话声没持续太久,客厅很快又恢复宁静。
三人默契地没再开口,接二连三地打起哈欠来,随后呼吸逐渐变得平稳。
她们睡得沉,一觉睡到了早上七点。
房屋保温性能相对较差,停止供暖后很容易因为不注意而着凉。三人没有赖床,一睁眼就起床穿衣服。
等她们洗漱结束,于海光和于婉琴正好拎着早餐到家。
父女
两人对上视线,于海光使了一个眼色,于知乐便跟着他进了厨房。
“人救回来了,消息也封锁了,功劳算在胡医生师傅头上。”于海光压低声音说话,“只要不犯原则错误,海隅村以后的发展不会差。”
这样的处理对于知乐来说是最好的结果,她没细问“关照”的细节,转而关注起周岳生的归期。
于海光面色突然变得古怪,盯着她一言不发。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于知乐以为出了变故,语气急切。
“没事,明天就能回来。”于海光摇摇头,又突然冒出一句无厘头的话,“我老了,有时候搞不懂你们年轻人在想什么。”
说完,他捧起一摞碗转身离开,留下满脸疑惑的于知乐。
今天食堂难得有褡裢火烧和糖火烧卖,他们都买了,顺便搭上了酸辣汤和豆浆。
褡裢火烧焦脆多汁,与鲜香酸辣的酸辣汤极为合衬。而糖火烧外酥里软、香甜可口,配上清爽的甜豆浆正好。
众人饱餐一顿,便去忙活自己的事。
于知乐三人和小宝去训练楼,于海光带于婉琴去东边找老裁缝,于越则照常窝在家里看书。
距离汇演只剩一天半,时间像被上了发条,飞快流逝。
汇演当天中午,配乐最后一个音节落地,舞蹈组结束正式演出前最后一次排练。
文宛白用力鼓掌,一脸欣慰地看着所有人。
“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今晚请放松心情,尽情享受属于你们的舞台。”她笑着说,“现在回去好好休息,下午三点整直接在后台集合。”
李芸带头掀起一片欢呼声,驱散室内焦灼的气氛。
离开训练室时,她突然挽上于知乐的手臂,神神秘秘地说:“我有事情告诉你。”
于知乐让朋友们先带小宝去食堂,而后跟随她的步调放慢脚步。
“还记得之前打听你和圆圆身份的大娘吗?”李芸没等她回答就自顾自往下说,“昨儿我在澡堂遇见她给别人说媒,终于想起来她是谁了。”
大娘姓何,她儿子是半年前才调来的副团长。她热衷于给人说媒,才随军三个月就促成了四桩婚事,成功打进了家属院的小圈子。
她的主要活动区域在楼房区,李芸只见过她一两次,所以上次才没记起她的身份。
说起来,于海光与何副团长的关系并不怎么样。后者仗着职位高暗示于海光让出院子,没得逞还想给他穿小鞋,被狠狠敲打一番才歇了心思。
“我爸说何副团长心思深沉,不值得深交。”李芸还给她讲了一个小八卦,“他靠着岳家升到这个位置,妻子一出事就连夜撇清关系。为了调来这里,他在背地里还干过不少缺德事。”
至此,于知乐终于明白当初不喜欢何大娘眼神的原因,对方把自己当成了笼络他人的资源。
回想何大娘当时的反应以及何副团长抢院子的事,她不难猜出母子二人对曲、周两家的心思。
察觉到她的神情变化,李芸知道她明白了其中的弯弯绕绕,宽慰道:“你别太担心,于叔在这儿的重要性不是职位可以衡量的,再来十个何团长也翻不起风浪。”
于知乐吐了一口浊气,暂且将满腹心思压下,去食堂与众人汇合。
吃完饭,大家各自回去休息,再见面时已经是集合时间。
踏出家门的瞬间,于知乐就打开了直播,老观众闻风而至。
直播间各种弹幕、礼物特效乱飞,后台也一片喧闹,于知乐和蓝圆圆心无旁骛地给按照原定的顺序给女孩们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