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乔榆柔声道,讲清来意,“报社收到李知青的投稿,大家一致对海隅村副业组是一个很好的议题,我们这次来是想做一个全面的采访。”
于知乐点点头,大致讲了目前海隅村各项工作的进度,并带两人去了一趟海边。
乔主编坐船到海面拍了两张养殖筏的图片,又去小西海拍了他们标志好准备动工的虾池。
三人回到副业组小院时,吴云和张海梅谈完泡椒酱加量和订辣炒鲍螺的合作。
乔主编想尽可能多收集素材,提议两人拿着协议拍一张合照,吴云欣然同意,拍完后高高兴兴离开。
随后,乔榆对几位主要负责人进行采访,乔主编拿着相机在院里一顿拍。
采访进入尾声,乔榆犹豫几
秒,最终还是问出口:“方便排一些排样板戏的照片吗?”
“方便,要不要换个地方?”于知乐问。
乔榆连声道谢:“如果可以的话,那就太好了。”
最终,拍照地点定在于家。
于知乐几人不想呈现假的排练现场,立刻召集大家,临时把第一次排练日期提前。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往于家小院走去。
乔榆特地挑了一幕戏,内容是男女主上门与坏叔叔对峙。
于知乐用麻绳区分幕前幕后,又用石灰粉在地面画出配角们的出场动线。
“我先做一次示范,初月注意我的步调。其他人按照顺序出场,当我说出台词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在线的终点。”她指导道,“李然跟着我的节奏走,走到小狗前就停。”
说着,她挽住李然胳膊往院门走,边走边用手指在他手臂上打节拍,以此传达走路的节奏。
“叔叔,我有喜欢的人了。”于知乐说出台词。
一抬眼,她和周岳生四目相对。
第145章
同一时刻,这一幕戏出场的所有配角到达定点,看向于知乐等待下一步指示。
于知乐看着周岳生,只觉得全世界的声音都消失了,生出恍然隔世的感觉。
很快,轻微的快门声又将她拉回现实世界。
“爹,你回来了。”于知乐的视线转向旁边的于海光。
于海光瞄了一眼周岳生,笑着应声。
“侄女,你宁叔和周叔也来了,怎么不欢迎欢迎?”宁谭难得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嘴贫。
于知乐朝他翻了一个白眼,假笑道:“欢迎叔叔来我家,随便坐。”
说完,她松开李然的手臂,转身让大家先休息,她去海边通知于婉琴。
“叔叔好,我是李然,是村里海带养殖指导组的成员之一。”李然礼貌一笑,做了个自我介绍。
于海光乐呵呵地说:“小李真是一表人才。”
这时,于迟哒哒哒跑来,抱住他的大腿,亲昵地蹭了蹭。
于海光弯腰抱起他走进院子,问:“今天是什么大日子吗?怎么大家都聚在我家?”
“省城报社的记者来采访咱们副业组。”张文心解释。
于海光这才注意到乔榆夫妇,一眼就认出乔榆是于知乐高中老师,连忙打招呼。
“于同志,好久不见。”乔榆笑道。
她对于海光印象很深刻,他是第一个写信给她关心孩子在校日常生活的家长,他们在家长会见过一面。
两人寒暄没几句,便看见眼眶红红的于婉琴小跑着进了院子。
于初月给众人使了个眼色,大家会意,朝落后两步的于知乐挥挥手,而后安静有序地离开了于家。
小院一下就变得空落落的。
“知乐,我们素材也收集得差不多了。”乔榆小声道,“我们先走了,不打扰你们一家团聚了。”
于知乐感受到背后强烈的注视感,紧张地挠了挠手心,提议道:“乔老师,我送你们去坐车。”
乔榆本想拒绝,但这边牛车不像城里好找,而自己又大着肚子,不可能步行回海东镇,只好同意。
出了小院,于知乐绷紧的身体骤然放松,长舒一口气。
乔榆将她的变化看在眼里,打趣道:“原来是为了躲人啊。”
“送你们是主要目的。”于知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乔榆和乔主编相视一笑,没再调侃她,问了几个关于秋收晚会的问题。
“副业组排了两个本子,另一个风格比较诙谐的日常卫生科普。”于知乐回答,“别的节目有知青的诗朗诵和合唱、村里人的民歌等等,月底截止报名后会进行初筛。”
“节目类型很丰富,应该会很精彩。”乔主编边记边评价。
于知乐想邀请两人来看,看到乔榆肚子的大小,又有点犹豫。
“我这是双胎,肚子看起来会比平常孕妇大,预产期在十二月。”乔榆读懂她的表情,主动解释。
闻言,于知乐正式提出邀请,并告知于佩兰夫妇会回村的消息,建议他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