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知乐照旧把桃冻分成小份,让大家尝试,并收集意见。
众人欢声笑语的画面与满脸纠结的张文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这样的画面持续了整整三天。
接下来两天,于知乐用捕鱼小分队带回的牛奶和西瓜做了桃冻撞奶、西瓜桃桃和蜜桃乌龙,还有作小料用的桃子布丁和桃味珍珠。
她还特地请手巧的木匠做了模具,把布丁做成桃子的形状。
张萍六人有了之前的基础,这次学得很快,甚至能举一反三结合当季水果研究新品。
“乐乐,我到底要选哪个剧本啊?”张文心还在纠结。
陈昭一口吞掉一个布丁,提议:“选宣传卫生,我听江大夫说很多病都是因为不注意卫生引起的。”
“我觉得女孩另一个剧本好,对咱们村里的女孩好。”于初月给出自己的意见。
他们一人一句让张文心更烦恼了。
“不如抽签。”于知乐说。
三人异口同声拒绝:“这么重要的事不能儿戏。”
于知乐耸耸肩,看了一眼蓝圆圆。两人悄悄离开,出了门后才放声大笑。
胡蓝让张海兰给蓝圆圆带了口信,说明天供销社会上一批省城里流行的新布。两人约了明天一起进,今晚都住于家。
此时的于家小院很是热闹,于婉琴和杨素云说笑着择菜,于越和于杨在旁边处理海货。
方卓明天就要离开海隅村回省城,所以今晚大家聚一聚。
于潮川踏入小院那一刻才知道方卓能走路的消息,老泪横流,拉着兄弟俩喝酒,才一会就喝得醉意朦胧。
这一夜的于家小院被两种极致的氛围笼罩,众人因为方卓恢复行动能力欢喜,又因为明天的分离悲伤和不舍。
直至月上梢头,这场聚会才结束,大人们都染上了几分醉意。
第二天清晨,于知乐二人和方卓坐牛车进城,于家人一直在村口站到完全看见他们的身影。
到了海东镇,于二爷将于知乐和蓝圆圆送到国营饭店,再送方卓去县里坐车。
“娘,这是我给你做的裙子。”蓝圆圆送出第一件成品。
胡蓝满脸欣慰,让前来送桃的大姐好一阵艳羡。
大姐又给于知乐塞了一兜桃,说:“你真是我们山桃村的贵人,遇见你第二天就有人来收村里的硬桃。”
上新布的时间快到了,于知乐觉着奇怪,但没追问细节,和蓝圆圆匆匆出了门。
两人到时,供销社已经是人挤人,蓝圆圆让她在别处等,她闲得无聊逛起其他柜台。
突然,一个风度翩翩的中年男人挡住她的去路。
“小姑娘,我想和你谈一笔生意,对海隅村而言很大的一笔生意。”
第143章
谈生意这个词触碰了于知乐的某条神经,让她意识到了山桃村那笔交易的奇怪之处,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山桃村真正的贵人并不是她,而是蓝圆圆。
“比如,订一千瓶泡椒酱,或者一千罐辣炒鲍螺。”对方见她没反应,继续抛出诱饵。
于知乐直接拒绝:“杜先生,海隅村不会和你合作。”
说话间,她毫不掩饰打量的目光,同样不刻意隐藏惊讶之色。
她能从宁谭零星的话语中窥见杜家的产业庞大,但没想到一手建立它的人看起来是个文弱书生,他完全不像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
“海隅村七我三,不再考虑考虑吗?”杜生嘴边的笑始终保持相同的弧度。
于知乐笑了笑:“你不用再试探我,我和圆圆之间的友谊无关利益。”
“不愧是海隅村副业组的大脑,你很聪明。”杜生收敛笑意,眼里却流露出赞赏,“希望以后有机会合作。”
说完,他转身准备离开,被于知乐叫住。
“杜先生,你的爱对她来说是一种负担。”她直言不讳。
一瞬间,杜生周身气场发生变化,看她的眼神像是在看随手能捏死的蝼蚁。
“我不知道你和蓝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她也不知道。”于知乐直视他的眼睛,“她对你一无所知,你给予的行为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这时,蓝圆圆的声音传来:“乐乐,你在哪儿?我抢到半匹呢子面料,打算冬天给我娘做一件大衣。”
她欢欣雀跃的语气让杜生眉头微蹙。
墙上的挂钟滴答滴答地走,她的声音越来越近,杜生转身疾步离开。
“乐乐,原来你在这啊,看!”蓝圆圆一脸兴奋地展示手里的布料。
于知乐配合地摸了摸,感受到细微的毛绒感,说:“这布料冬天穿肯定暖和,我省城的同学有穿过。”
“真的?你还记得样式吗?我想多收集几款,让娘好好挑
。”讲起做衣服,蓝圆圆眼睛在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