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不是只有月初和月末才查吗?”张文心粗喘着气,脸上的灶灰被滑落的汗水带走。
宁谭解释:“杜九动作太大了,上面特地挑大集的日子杀鸡儆猴。”
“你怎么知道我们在黑市?”于知乐问。
宁谭的目光转向蓝圆圆身边的人,那人摘下斗笠露出一张出乎她们意料的脸。
“三叔?”
“于三叔?”
于知乐和张文心惊讶的声音同时响起。
方卓说:“我听到了你们前天晚上在院子外说的话,今天就跟着你们出门了。”
两人恍然大悟,而后沉默调整呼吸,擦干净脸。
“这样的行动还会有,未来半个月不要再去黑市。”宁谭提醒。
于知乐点点头,问:“你对杜家了解多少?”
“虽然之前调查过,但不算很了解。”宁谭眉头微蹙,“杜家在这边扎根很多年了,行事一直比较低调。不过最近当家换成了杜十的姐姐,她做事很激进,最好不要和她扯上关系。”
于知乐追问前任当家的事,宁谭也只能说出零星几件事。
期间,蓝圆圆低着头,双手攥紧衣服下摆。
方卓察觉到她的情绪变化,假咳引起宁谭的注意,用眼神示意他离开。
宁谭会意,说:“从前门出去右转,往前走三百米就是大集。”
说完,他和方卓先行离开,将空间留给她们。
“对不起,连累你们了。”蓝圆圆小声道歉,说话带上哭腔。
于知乐抬起她的脸,轻柔地擦去泪水和灰尘,认真地说:“这不是你的错,你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麻烦。”
“对,咱们可是好朋友,有事就该一起面对。”张文心接话安慰。
蓝圆圆泪眼朦胧,伸手抱住她们,抽泣声更大。
许久之后,她的情绪恢复稳定,羞涩一笑:“明明年纪比你们大,却表现得像个小孩子,怪不好意思的。”
“哭又不丢脸。”张文心嘻嘻一笑,而后话锋一转,“我们去大集吃砂锅土豆粉吧,再点一盘辣炒鲍螺。现在只有乐乐有正经工作收入,乐乐请客!”
于知乐故意拉长声音:“不,请,你。”
“乐!乐!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张文心捂着胸口,装出伤心的表情。
蓝圆圆捂嘴偷笑。
三人嬉笑着走出院子,往大集走去,一眼就找到了海隅村的摊子。
早餐高峰已经过去,但吃食摊的客人并不少,尤其是卖鲍螺的方桌和卖柠檬茶的长桌前。
“姑娘,五毛钱就这么点?再多给两个呗。”有人在讨价还价。
张海竹从容应对:“叔,您是老熟客了,对咱们还不了解吗?肯定不会缺斤少量,而且味道包你满意。”
说着,她给大叔送了两个辣卤海带结,大叔才满意地离开。
另一边,于知乐点完砂锅土豆粉粉和柠檬茶,让张文心拿钱去买辣炒鲍螺。
“鲍螺卖得怎么样?”她问灶台前的张灵。
张灵动作不停,边煮粉边应声:“卖得好,今早做了两大桶,早餐那会就卖了一桶,现在就有回头客了。”
说罢,她主动讲起目前收到的反馈。
她们说话间,第二桶鲍螺也见底了,张文心买到了最后半盘,让没吃过的蓝圆圆先尝。
吃饱喝足,三人悠闲地逛起大集。
八月份应季蔬果种类很多,集市才逛了一半,她们手里就拎了很多东西。
“突然有点想吃桃子。”张文心左顾右探找卖桃的摊位。
巧合的是,下一秒她们附近就响起了叫卖声:“卖桃子,卖桃子,又香又甜又多汁,多买多送。”
顺着声音找去,三人来到一个位于角落的摊位前。
一块细长的粗麻布上堆了三座小桃山,粉白的桃子散发出清新的甜香。
“妹儿,要买桃吗?可以试吃。”摊主大姐声音微哑,热情地递过三个较小的桃子,“这是软桃,已经熟透了,皮很好撕。”
接着,她又拿过一把小刀,拿过脆桃削皮,用洗过的箬叶垫着切成块。
软桃肉质细腻,汁多味甜,而脆口硬脆爽口,桃香浓郁。两种桃子各有各的风味,品质都很好。
于知乐想起了前不久陈昭打架住院时一个大姐给的桃,同样汁水丰沛,但这个的香气更盛一筹。
饮品窗口开业前,她一直想找这个品质的桃,但试了很多都觉得差点意思,所以没做太多桃子相关的饮品。
此时,张文心蹲下挑桃子,随口一问:“姐,你们村桃子种得真好,往年怎么没再大集卖啊?”
“我们山桃村的桃子是出了名的好吃,往年除了各家各户留点吃,供给罐头厂做罐头,谁知前几天那边突然就说不收了。”大姐叹了一口气,“我们也没法子了,只能拉到大集上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