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257)

作者:啾十二 阅读记录

第二天,村里人早早就以精神饱满的状态进入了忙碌的状态,于家小院里的人也不例外,

陈昭和于越吃过早饭就被于初月叫去岸边帮忙,于婉琴出门找张海雁,张文心忙着给国营饭店挑选小工。

因此,陪于知乐的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于迟身上。

“小宝,村里有人找姐姐谈事要怎么样?”张文心问。

于迟回答:“让他去找文心姐姐和初月姐姐。”

“答对了,小宝真棒。”张文心捏捏他的脸,随后匆匆出门。

突然没了事做的于知乐觉得很不自在,打算出门散步,于迟乖巧跟上。

谁知,姐弟俩才闲逛没多久,活就自己送到上门了。

一个大姐风风火火地走到于知乐面前,伸手自我介绍:“于同志,你好,我是海县供销社的采购员,想和海隅村合作共赢。”

第137章

大姐的突然出现让于知乐愣了几秒,很快眼神中多了几分警惕。

她们前不久才做局从黑市那边弄了三千块,这个时间点有生意主动送上门,而且对方看起来很了解她的身份,她不得不多留几个心眼。

大姐做了大几年采购员,读懂了她的顾虑,从挎包掏出一个小本本,说:“妹儿,我不是骗子,这是我的工作证明。”

个人信息完整,发证单位清晰,还有独特的防伪特征。

于知乐暂且放下戒心,微笑欢迎对方的到来。

“于同志果然像小霍说的那样,本人比报纸还要好看。”大姐爽朗一笑,热情地握住于知乐的手,“长得标致又这么能干,年底得当选进步榜样。”

一通交谈下来,于知乐对大姐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大姐叫吴云,家里男人在县罐头厂工作,她和霍天和一家是邻居。昨天休息在家闻到霍天和煮泡椒粉的味道,当即上门打听。一听是罐装酱更来劲了,好说歹说换了半罐。

尝过之后,吴云今天更是早早上班找领导拿批条出发,她有预感这酱会卖得很好。

“第一批我们打算订三百罐,卖得好再追加。”吴云讲起采购计划,“如果有

现货,我想带几瓶回去。”

于知乐边听边引着她往副业组小院走,忽然感觉到一股微弱的阻力。

“姐姐要休息,谈事找文心姐姐和初月姐姐。”于迟扯着她的衣摆,小声嘟囔。

于知乐朝他眨了眨眼,笑着牵起他的手,轻晃两下。

于迟妥协了,乖巧跟上两人的步伐。

然而,于知乐才进入工作状态没一会,就被在小院休息的于初月和陈昭逮了个正着。

两人双手抱胸,静静地看着她。

“这是县供销社的吴姐,她想订三百瓶泡椒酱。”于知乐被盯得心虚,没有和他们对视。

于初月先让陈昭上山找张海梅,而后热情地将吴云迎进院子,并作自我介绍。

“吴大姐,您先喝口水。”她倒来一杯山楂茶,“泡椒酱这块的负责人正带人在山上摘野山椒呢。”

“海隅村真是好地方出人才,妹子看着还没我孩子大就能管好这么大一盘账。”吴云笑赞,接着端起茶碗小口慢饮。

前院占地大加上多灶台的特点让她意识到这是加工的场所,于是借着喝水的动作观察起院内的环境。

干净的地面和整洁的灶台给了她很好的第一印象。

十几分钟后,背着大竹筐的张海梅带着蔬果小组几人大步流星地走入大家的视野。

如今的她身兼数职,还经常和张海竹跑周边村落谈吃食摊的调料供应,气质干练强势了许多。

相同的磁场让吴云恍惚间看到了年轻的自己,不禁生出好感,连忙喝了大一口茶压下这种情绪。

“吴同志,你好,我是张海梅。”张海梅大方打招呼。

两人寒暄一番,开门见山谈合。

吴云率先抛出话头,一开口就是问最敏感的采购价格,试探张海梅心目中的底价。

她进一步,张海梅就退一步,带她在院子里逛,又是展示炒酱的其他调味料,又是开坛让她尝泡椒泡菜,应对起来游刃有余。

正在淘洗野山椒的组员们没见过她这副模样,频频抬头张望,投去钦佩的目光。

“小梅,姐也不跟你绕圈子了,一口价四毛钱。”吴云突然开价。

一罐酱在大集上才卖五毛钱,她提出的价格对于批发价来说算高了,但张海梅并没有爽快地应承。

“姐,不急,咱们坐下来喝口茶,再好好聊聊细节。”她亲昵地环住吴云的手臂。

喝茶间,两人又是一番你来我往,吴云先败下阵来,直言:“最高能给到四毛五分,但是要换成玻璃罐,只能供给我们一家。”

“姐,您放心,我拍胸口保证省里就一家供销社能买到我们海隅牌泡椒酱。”张海梅笑道,“货也会准时准点送到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