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乐乐回来了?什么时候回的啊?这是?”
“早上好,昨晚回来的,我娘和弟弟。”
“最近在做什么?忙不忙?”
“在村里副业组帮忙,做些零碎的活,不忙。”
于知乐面露标准微笑,一一与大院的街坊邻居打招呼。
“当初应该与书意一起考文工团才是。”有人在二楼窗口探出头,见到她的瞬间嘎然而止,“整天日晒雨淋,皮肤都黑——”
“柳叔。”于知乐保持微笑。
男人讪讪一笑,嘭地关上了窗。
走出罐头厂大院,于知乐已经口干舌燥,没曾想迎面撞上夏剑与他的小跟班。
夏剑和当初去过海隅村的人看见她,身子不自觉往后缩,眼神闪躲。
“于妹妹,回省城了啊。最近百货商场上了很多新货,要不要哥哥陪你去逛逛?”一个油头粉面的男生油里油气地朝她吹了几声口哨。
于越拧眉看着对方,侧身挡住于知乐。
男生反倒更来劲了,要凑近说话,被夏剑等人拉住。
“你忘了我之前说的事?你不想活了?”夏剑小声道。
说话时,他脸上的肌肉抽了抽,仿佛缠了他很长一段时间的痛感卷土重来了。
男生嘴角的笑僵住,打了两下嘴巴,道歉:“于同志,对不起,你别生气,是我多嘴。”
随后,一行人默默转身对着墙,让出道路。
于知乐不明所以,带家人往公园走。
到了入口,她准备去买票,看见一对带着孙子的老人。
看见小孩脖子上的红绳,她恍然大悟,问:“小宝,你怎么不带小海螺了?”
第111章
于迟听了她的话,小手往脖子摸了摸。
“姐夫要走,送给姐夫了。”他一脸天真地说。
于知乐若有所思,这或许意味着她能通过平台联系得上周岳生。
“怎么了?”于越问,他早已知道小海螺与于知乐的奇遇有关。
于知乐回过神,朝他笑了笑:“没事,我去买票,你们在这等我一会。”
说完,她往售票窗口走去。
北湖公园是省城最大的公园,湖泊、草地、动物观赏处、儿童玩乐设施等应有尽有,是省城人最爱逛的地方。
无论男女老幼,门票一率五分钱。
“你好,四张门票。”于知乐敲了敲窗户,递进两毛钱。
“哟,是于同学啊,回省城了?”卖票的大娘在打毛衣,闻声抬头,而后伸长脖子往外看,“那是你家人?”
大娘是她高中语文老师的母亲,平常对学生们很友善。
“嗯,对,最近乔老师怎么样?”于知乐问。
“她别的一点没变,就是肚子里多了个小娃娃。”大娘扬了扬手里的小毛衣,“不教书之后去报社上班了,这两天不在省城,整天瞎折腾。”
她的语气暗藏几分无奈,表情却很骄傲。
于知乐笑道:“恭喜。”
“谢谢你哟。”大娘笑得见眉不见眼。
这时,有人过来排队买票,她也不扯闲篇了,收下钱,利索地在白纸上盖上四个章,又摸出几颗红霞酥糖一并递给于知乐。
“给你们一家人的,甜甜嘴,玩得开心点。”大娘说。
于知乐向她告别,回到家人身边,一人分了一颗。
一家四口检票进园,检票的叔叔也认得她,笑眯眯地递了一把橘子糖给她。
于知乐把糖都塞进于迟的
小口袋里,装得口袋鼓鼓囊囊的。
“所有人都认识姐姐。”于迟含着糖,说话的声音黏黏糊糊的。
于知乐打趣道:“小宝这么可爱,以后肯定也会被很多人认识的。”
于迟快乐地笑了,脸颊两侧出现两个小酒窝。
工作日期间,湖边草地的人不多,一家四口先在湖边逛了逛,吹着微风聊天,惬意十足。
走到儿童设施处,于知乐带于迟玩滑梯。
他以前没接触过这种设施,第一次玩时觉得新奇,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第二次从滑梯滑落,他张手发出清脆的笑声,笑眼像小月牙似的。
“娘和小越也来玩。”于知乐招了招手。
于婉琴嘴角含笑,推着忸怩的于越往前走。
不一会儿,四道笑声交织在一起,带着喜悦分子向四周扩散。
大家玩累了,手牵手走去看动物。
动物观赏处有很多小孩子,趴在玻璃前拍打,企图引起动物们的注意。
而简陋馆舍中的老虎和狮子懒洋洋地趴在地面,甩着尾巴驱赶苍蝇,丝毫不搭理发出噪音的小孩们。
最活泼的是猴子,挂在树枝上晃动,偶尔跳到另一根树枝。
“姐姐。”于迟扯了扯于知乐的衣摆,小脸皱在一起,“不喜欢,我们去买雪糕。”
“好,姐姐带小宝去买巧克力冰棍。”于知乐抱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