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179)

作者:啾十二 阅读记录

于海光看了一眼张海雁。

“你们一家,不要脸!私下里相好了对象,就找理由把我赶回娘家。”张海雁怒目切齿。

老太太嚣张地说:“以前女人三年生不出孩子就被休,我们忍了你十几年,已经算是仁至义尽,我们家不能断后。”

她说话的时候,她儿子悄悄地往旁边挪了一步,躲到她身后。

张海雁自然注意到了枕边人的小动作,边笑边摇头,眼泪从眼角滑落。

“要我走,可以。”她平复情绪,“我要把我的嫁妆都搬走,还有我屋里那台缝纫机。”

“进了我张家的东西,你一样都别想带走。”老太太向前跨了一步,堵住门口。

另一边,两位公安勘察完现场,见于海光还在,熟络地打了个招呼:“于哥,怎么还没走?这是你妹子?”

“对,雁子,叫人,宁哥和蓝公安。”于海光给张海雁使了一个眼色,“这家人要赶我妹子回娘家,但不让她搬嫁妆。”

张海雁低声叫人。

叼着烟的宁公安将烟头扔到地上,用脚尖碾灭,懒洋洋地说:“离婚不让搬嫁妆是爸,强占他人财务,先捉回去蹲几天。”

张家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默契认怂。

“误会,都是误会,没有不让搬,”张老头从缝隙挤出一张脸,用他那像刮砂纸一样的声音解释,“这不天黑着呢,她暂时也运不回去。”

蓝公安是个二十出头的村头小伙,很是热心,说:“这算什么事,于哥、宁哥,你们先帮姐搬出来,我把我爹的牛车牵来。”

“这、这,不用那么麻烦,明早我——”

张老头的话被宁公安打断,他直接看向于海雁:“妹子,带路。”

张老太不情不愿地挪开身体,让张海雁带着身材高大的于海光和宁公安进门。

“梳妆台、衣柜和木箱,还有缝纫机。”张海雁直奔东屋,一一指出自己的嫁妆。

接着,她胡乱地将桌面的布片团在一块,用布条捆

成包裹。

这是她接的私活,只剩下衣片缝合的步骤,缝好就能交货取尾款。

“嚯,这梳妆台还挺重的。”宁公安第一下险些没抬起来。

张海雁目光闪烁,没说什么,继续打包零碎的东西。

此时,张老太看着屋里闪动的人影,一脸肉疼:“怎么能让她把缝纫机抬了去?”

“急什么?到时我让她自己乖乖送回来。”张老头老神在在道。

他在纺织厂干了几十年,上个月刚到升车间副主任织造一车间的副主任,有点权利。

张老太一下子就读懂了他的想法,得寸进尺道:“还要让她赔十块钱,弥补我们未来几天做不了衣服的损失。”

“成,让她赔。”张老头嘿嘿一笑。

两人的儿子在一旁欲言又止,最终一句话也没说出口,眼睁睁地看着张海雁把东西搬走。

回村的路一片漆黑,前路只有于海光手里的手电筒射出的一道光柱。

环境格外安静,只听得见牛蹄踩在地上嗒嗒嗒的声音。

“不开心就哭出来。”于海光的声音很轻。

张海雁一开始只是啜泣,后来直接放声大哭。

两人回到海隅村时已是十二点,村里偶尔会传来狗吠声。

于海光敲响张家的门,开门的是张海雁的大哥。

他一手举着蜡烛,一手揉搓眼睛,说:“大光,你回来了,兰嫂子怎么样?”

于海光往侧边垮了一步,露出身后的张海雁。

“雁子!你眼睛怎么肿成这样?”张大哥的声音不自觉拔高。

随后,各个房间纷纷发出声响,燃起蜡烛,快步出门。

六支蜡烛的火光汇聚在一起,让众人足以看得清院外牛车上的箱柜。

“大金,帮小姑把东西搬回东屋。”老支书沉声吩咐。

张大金兄弟三人应是,三下五除二就搬空了牛车。

“风叔,我先走了。”于海光道别离开。

他牵着牛车去了于家,直接踹门而入,把吴海耀从床上揪起来。

“啊!”吴彩霞尖叫一声,连忙划火柴点燃炕柜上的蜡烛,“大哥,你做什么?放开啊耀!”

“吴兰脑里长了瘤子,你去照顾她。”于海光盯着他的眼睛。

闻言,吴海耀眼睛快速转了一圈,挣脱他的手,伏在地面又做出拢纸片的动作,嘴里呢喃着那几句话。

于海光冷笑一声,拎起他的衣领,一拳挥向他的眼睛。

拳头离吴海耀还有几厘米,他下意识闭眼闪躲。

“别在这装疯卖傻。”于海光把他往地上一扔。

吴彩霞连爬带滚下了炕,说:“大,大哥,啊耀不能再受刺激了,我跟你去。”

“孬种,白眼狼。”于海光骂了两句,直接出门。